小雨近秋天,停云已飒然。
飘来凉似雪,捲去白于绵。
倏见炎蒸伏,因知造化权。
唐生休问相,苏季岂论田。
骋望聊舒啸,行吟或晏眠。
树侵移榻外,叶落检书前。
疏豁应知白,幽深更守玄。
驾言招隐士,才愧小山篇。
小雨近秋天,停云已飒然。
飘来凉似雪,捲去白于绵。
倏见炎蒸伏,因知造化权。
唐生休问相,苏季岂论田。
骋望聊舒啸,行吟或晏眠。
树侵移榻外,叶落检书前。
疏豁应知白,幽深更守玄。
驾言招隐士,才愧小山篇。
这首诗描绘了小雨降临秋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首联“小雨近秋天,停云已飒然”点明了时节与天气特点,小雨临近秋天,停云中带着一丝凉意,营造出清新的秋日氛围。
颔联“飘来凉似雪,捲去白于绵”运用比喻,将飘落的小雨比作凉爽的雪花和轻柔的棉絮,形象地描绘了雨滴的轻盈与凉爽。
颈联“倏见炎蒸伏,因知造化权”揭示了自然界的循环规律,小雨的降临使得炎热的夏天得以暂时收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与调控。
尾联“唐生休问相,苏季岂论田”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去人事的淡然态度,暗示诗人不以世俗功名为念,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自由。
中间部分“骋望聊舒啸,行吟或晏眠。树侵移榻外,叶落检书前。疏豁应知白,幽深更守玄”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与哲学思考。他悠然自得地眺望远方,放声长啸,或在夜晚吟诵诗歌,或在落叶纷飞的季节整理书籍。他理解到生活的疏阔与深邃,既追求外在的开阔,又坚守内在的玄奥。
最后,“驾言招隐士,才愧小山篇”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向往,同时也谦逊地表示自己难以达到他们那样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我评价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雨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语言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沉。
昔送春水别,悠悠岁华迁。
廉车忽东来,清风满长川。
我家衡门古城曲,养素居真抱幽独。
少年未免笑陈平,委巷何人重干木。
君能下士倾里闾,时恒过我谈诗书。
丈夫贵义乃如此,高怀可似东平徐。
凤凰衔书紫云阙,驿使连催向春发。
此行莫嗟老相随,尚父犹能赞纶綍。
青云万里何茫茫,冥鸿不飞天路长。
瀛洲松桂各有意,未应笑□孤兰芳。
人间聚散岂得已,义士由来重知己。
璅陵旧隐固依然,东山须为苍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