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过隆中、桑柘倚斜阳,禾黍战悲风。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
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质的作品,名为《八声甘州·其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借历史人物和事件抒发感慨的诗句。
诗中的“过隆中、桑柘倚斜阳”描绘了一种英雄落寞的景象,隆中是诸葛亮的庙堂,桑柘倚斜阳则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英雄的凋零。接下来的“禾黍战悲风”表达了历史变迁中的悲凉。
“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一句,则是说没有像徐庶、庞统这样的贤臣辅佐,就会使英雄埋没不显。这里的“英雄”指的是诸葛亮,这反映出诗人对这位三国时期智者的敬仰。
“本计东荆西益,观变取奇功”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策略和变局的关注,以及追求非凡成就的心态。然而紧接着的“转尽青天粟,无路能通”则显示出一种面对困境无奈的情绪。
接下来的“他日杂耕渭上,忽一星飞堕,万事成空”描写了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使得所有努力都化为乌有。这也许是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人力所不能的感慨。
“使一曹三马,云雨动蛟龙”则是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精神的表达。这里的“曹三马”可能指的是曹操,而“云雨动蛟龙”则是形容壮丽的景象。
“看璀璨、出师一表,照乾坤、牛斗气常冲”中,“璀璨”和“出师”都是对诸葛亮智谋与才华的赞美,而“照乾坤、牛斗气常冲”则是形容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最后,“千年后,锦城相吊,遇草堂翁”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英雄人物永恒价值的怀念,以及对知识分子精神追求的尊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诸葛亮这一历史人物的传说和形象,抒发了诗人对于英雄、智谋、变局以及生命无常等主题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