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胥因谏戮,兹事几经秋。
顾尔忠难掩,于今愤不休。
天风吹地转,海水入江流。
欲问鸱夷处,茫然使我愁。
子胥因谏戮,兹事几经秋。
顾尔忠难掩,于今愤不休。
天风吹地转,海水入江流。
欲问鸱夷处,茫然使我愁。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所作的《次韵江行四首》中的第四首,以子胥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忠诚与不平的深刻感慨。
首句“子胥因谏戮”,开篇即点出历史人物伍子胥因进谏而遭杀戮的命运,引出对忠诚与悲剧命运的思考。接着,“兹事几经秋”一句,将时间拉长,暗示这种悲剧性的事件并非一时一地之事,而是历史长河中反复上演的悲剧。
“顾尔忠难掩”一句,诗人感叹忠诚之心难以掩盖,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忠诚之光依然闪耀。然而,“于今愤不休”则揭示了这种情感的持久性,即使在今日,对于忠诚者的不公与冤屈,人们仍然无法释怀,愤慨之情依旧存在。
“天风吹地转,海水入江流”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社会变迁与人心的动荡。天风象征着外界的冲击,地转暗示着社会的变革,海水入江流则描绘了不同元素的交融与冲突,形象地展现了时代变迁中道德与情感的碰撞。
最后,“欲问鸱夷处,茫然使我愁”表达了诗人想要探寻历史真相,却感到迷茫与困惑的心情。鸱夷,古代的一种船形器具,这里借指伍子胥的遗体,诗人通过询问鸱夷所在之处,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历史真相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伍子胥故事的重新演绎,抒发了对忠诚与公正的向往,以及对历史悲剧的深沉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雨馀新绿林初锁,风传睍睆声声可。
临流度陌弄晴晖,柳丝花片纷婀娜。
何处伤春不忍听,谁人求友最关情。
双柑斗酒两无赖,繁丝孤竹空复鸣。
参差流韵纱窗绿,金猊半灺兰烟馥。
想见茅檐力穑人,当作村头呼布谷。
袅袅桂树枝,凉风日将变。
生色难久留,华光苦流转。
夫君如不来,何以慰偃蹇。
今夕良何夕,悠然适我愿。
片云本在山,出岫亦游衍。
吾园虽芜没,物气皆疏远。
以兹城郭深,岂必山林善。
开轩散烦促,凭楹息步践。
新飙起草头,白月浮池面。
萧间秋正初,徙倚夜方半。
君自所好殊,疵吝何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