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銮凤城外,御苑欲閒临。
纳稼千村景,授衣万户心。
苍苍切寒气,霭霭酿云阴。
便冀沾三白,滋培麦壤深。
鸣銮凤城外,御苑欲閒临。
纳稼千村景,授衣万户心。
苍苍切寒气,霭霭酿云阴。
便冀沾三白,滋培麦壤深。
这首诗描绘了京城西直门外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
首句“鸣銮凤城外”,以“鸣銮”象征皇家出行,点明地点在京城之外,营造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接着“御苑欲闲临”,御苑即将闲置,预示着季节更迭,皇家活动减少,转而关注自然界的变迁。
“纳稼千村景,授衣万户心”两句,将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描绘了乡村的丰收景象和百姓的喜悦心情。通过“纳稼”和“授衣”这两个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与收获的喜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深切关怀。
“苍苍切寒气,霭霭酿云阴”则转入对自然景观的描写,用“苍苍”形容天空的深邃,用“霭霭”描绘云雾的浓厚,巧妙地将季节的变换与自然的壮丽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最后,“便冀沾三白,滋培麦壤深”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丰收的期待。这里的“三白”指的是初雪、中雪、大雪,象征着丰年的兆头。诗人希望这场雪能为来年的麦田带来充足的水分,滋养土地,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年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民生的关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