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这是一首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所作的挽词,用于悼念逝者。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思慕之情。
"四载咸淳相,艰哉去国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四年的时光有着深切的回忆,尤其是离别家乡之痛,感慨万分。"咸淳"可理解为纯厚、诚挚的关系,而"艰哉去国情"则透露出一种对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怀。
"极知几事密,或遂好谋成。"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对于逝者曾经共同承担过一些机密大事,并且这些努力最终得到了成功的回报。这里的"或遂"意味着可能、也许,而"好谋成"则是对过去努力与成就的一种肯定。
"董卓徵荀爽,陈桓免晏婴。" 这两句诗引用了历史上的人物事迹。董卓征召荀爽,陈桓放过晏婴,这些都体现了古人待人的宽容与信任。
"为公翻左汉,尚觉寸丹明。"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古人那样,将历史上的伟大事迹再次翻阅,使之更加光彩夺目,就如同珍贵的香料一样显得分外明亮。
整首挽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逝者共同经历的缅怀,以及借古人故事表达自己情感,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灵源无点污,常应常清净。
阴阳已罢交,子母同宫庆。
冲虚葆真,一廓圆明辉心镜。
头头照破归寂灭,妙用弘法,海变通无竟。
具真行。
慈悲形道本,惨怛心无争。
普施咸利物,执谦德为权柄。
圆成八百无漏果,顿超云步稳,脱凡归圣。
王行真气集。
通玄牝、谷神应时出入。
绵绵定呼吸。
显平调荣卫,蠕分和辑。
脉方动十。
得火候、熏蒸自给。
荡百骸、九窍关开,上下溯流相袭。
功及三天两地,九六阴通,七八阳立。
降升气揖。
推造化,宝瓶缉。
配刚柔合体,抽添循数,养就神丹一粒。
变阳魂、法界恢弘,跨云步急。
清神夺凤髓,止息收乌血。
六阳飞宇宙,五气通关节。
云雷风电,击向三天降冰雪。
瑶山海峤喷红雾,赫赫如晴,昼性光明彻。
两情结。
禅天齐物变,意写成欢悦。
阳魂全造化,号真功功妙绝。
三千数合无圆缺。
神超归物外,永离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