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夕同罗大参李宪副会王明辅方伯园亭·其一》
《秋夕同罗大参李宪副会王明辅方伯园亭·其一》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红亭绿砌吐清幽,四壁图书手自雠。

人向并汾誇地主,事从吴楚出风流。

芳尊不避飞霜色,小语能宽入暝愁。

除却太行排牖到,岂知蓬迹在他州。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诗人与友人在园亭中聚会的情景。首句“红亭绿砌吐清幽”,以“红亭绿砌”渲染出园亭的雅致与清幽,仿佛自然与建筑和谐共融,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接着,“四壁图书手自雠”一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对书籍的珍爱和亲自校对的严谨态度,也暗示了园亭主人的文化修养和高雅情趣。

“人向并汾夸地主,事从吴楚出风流”两句,通过对比并汾之地的豪迈与吴楚之地的风流,表达了对聚会主人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运用了地理方位的象征意义,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巧妙融合,增强了诗句的意境深度。

“芳尊不避飞霜色,小语能宽入暝愁”则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温馨与欢乐。即使在秋夜的寒霜中,主人依然热情款待,以美酒暖人心,以轻言细语化解宾客的忧愁,营造了一种宾主尽欢的和谐气氛。

最后,“除却太行排牖到,岂知蓬迹在他州”两句,以太行山为喻,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即便身处他乡,也能感受到彼此间的深厚情谊,如同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远方的朋友一般。这既是对友情的深情赞颂,也是对人生旅途中相遇与离别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亭环境、聚会场景以及情感表达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雅趣与深情,以及对友情、文化传承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故刑部尚书张照

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

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义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

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

精神贯注深,非人所可学。

三朝直内庭,受恩早且渥。

其诗喜谈禅,学苏太相去声著。

以苗疆获罪,意实别有托。

平苗事既久,复用仍迁擢。

性敏才本高,未免失行薄。

使其生前明,标榜必致错。

本朝无所施,小哉张与鄂。

(0)

雉将雏·其五

雏儿颇有智,藏伏荆棘间。

棘密难探取,儿童怅空还。

(0)

圣母皇太后万寿诗·其二十二

圣节晴和百卉香,紫霞高捧万年觞。

风前琪树分珠树,帘外霓裳映绣裳。

寿祝嵩峰天峻极,仙居蓬岛日舒长。

熙熙共享春台乐,九牧琛球辑未央。

(0)

浣溪沙

风雨妨春苦不宽,开帘怕见嫩红残。

锦屏深护早春寒。

新嫩一身扶不起,愁痕万点镜慵看。

空拈斑管写长叹。

(0)

风入松.闲居

亭台帘幕锁重重,韶景又东风。

竹床习懒闲春梦,唤莺声、醒眼犹慵。

短发乌巾斜裹,寻幽日傍花丛。

碧流桥外小桃红,徙倚画栏东。

银鲦玉笋新来美,好情怀、尽付杯中。

莫笑海翁醉也,醉时百感成空。

(0)

桂枝香

朝霞飞散,正微借清霜,林外烘染。

摇落年华,宋玉又伤幽怨。

小楼悄悄阑干倚,最浮云、不堪情恋。

玉书难寄,楚天空阔,梦迷人远。叹双鬓、年来较短。

算病旅中秋,不禁登玩。只见青山,谁见古时人面。

乡心渺渺随流水,更不待、商歌魂断。

新愁顿起,半窗暝雨,一声归雁。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