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白未侯封,休论旧日功。
酬恩空有剑,锡宴岂无弓。
关塞孤愁外,风霜百战中。
太平应弃掷,流落灞桥东。
发白未侯封,休论旧日功。
酬恩空有剑,锡宴岂无弓。
关塞孤愁外,风霜百战中。
太平应弃掷,流落灞桥东。
这首明代王恭的《老将》诗,以一位老将的视角,描绘了他的生涯与境遇。首句“发白未侯封”,形象地刻画出老将年事已高,却仍未得到封赏的落寞,反映出他为国征战多年而功勋未显的现实。次句“休论旧日功”,暗示过去的功绩不再被提及,暗含了岁月流转,英雄迟暮的感慨。
“酬恩空有剑”,老将手中之剑虽能象征忠诚和报恩的决心,但现实中却无法施展,只能空留遗憾。“锡宴岂无弓”,锡宴本是赏赐,此处却以反问形式表达出老将期待的荣誉并未如愿降临。接下来,“关塞孤愁外,风霜百战中”两句,通过描绘边关的孤独和战场的艰辛,进一步强化了老将的孤独与沧桑。
最后两句“太平应弃掷,流落灞桥东”,表达了对和平时代的无奈和自己被遗忘的命运,老将在太平盛世中感到自己的价值被忽视,只能在灞桥边默默流落,凄凉之情溢于言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老将的自述,揭示了古代军人的辛酸与无奈,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