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琴丝缓,沿阶藓碧滋。
泥途方汩没,茅屋且栖迟。
酒向邻家贳,杯从野老持。
便应从此去,海上候安期。
积雨琴丝缓,沿阶藓碧滋。
泥途方汩没,茅屋且栖迟。
酒向邻家贳,杯从野老持。
便应从此去,海上候安期。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首句“积雨琴丝缓”,以“琴丝”比喻连绵不断的雨水,形象地描绘出雨势之缓和,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接着,“沿阶藓碧滋”一句,通过“藓碧滋”描绘出雨后苔藓生长的生机勃勃,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泥途方汩没,茅屋且栖迟”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雨后的道路与简陋的居所,通过“泥途”与“茅屋”的描写,既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描述,透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酒向邻家贳,杯从野老持”则展现了诗人与邻里之间的和谐关系,通过“贳”(赊买)与“持”(拿取),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以及在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追求。
最后,“便应从此去,海上候安期”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借由“海上候安期”这一典故,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表达,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与审美情趣的高雅追求。
曰,考仲举本传卒於至正二十八年戊申,年八十二,是生於至元二十四年丁亥也。
而戊戌为七十二岁,与词中称五十八年不合,疑戊戌为甲申之误生朝戊子。
今朝戊子。
五十八年还是。
头童齿豁可怜人,也召入、词林修史。
前生偶尔。
后生偶尔。
但喜心头无事。
从来不解学神仙,怎会得
凤凰箫。
新声远度兰桡。
漾东风、湖光十里,参差绿港红桥。
暖云蘸、郁金衫色,晴烟抹、翡翠裙腰。
罨画名园,闹红芳榭,蒲葵亭畔彩绳摇。
满鸳*、落英堪藉,犹作*人娇。
渍罗袂、莫揉痕退,生怕香销。
忆当年、尊前扇底,多情冶叶倡条。
浴兰女、隔花偷盼,修禊客、临水相招。
旧约寻欢,新声换谱,三生梦里可怜宵。
从留得、楝花寒在,啼*已无聊。
江南恨、越王台下,几度回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