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波乐·其五十五》
《回波乐·其五十五》全文
唐 / 王梵志   形式: 古风

吾有方丈室,里有一杂物。

万像俱悉包,参罗亦不出。

日月亮其中,众生无得失。

三界湛然安,中有无数佛。

(0)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回波乐》中的第五十五首。诗中以“方丈室”为喻,表达了一种包容万物、超越时空的宇宙观。

“吾有方丈室,里有一杂物。” 开篇即以“方丈室”象征心灵的广阔与深邃,表明诗人内心世界之大,容纳了世间万象。而“一杂物”则暗示着在如此广阔的内心世界中,仍存在一些杂念或世俗事物,但这些并不妨碍整体的和谐与完整。

“万像俱悉包,参罗亦不出。”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心灵世界能够包容一切,无论是宏大还是细微的事物,都能在其内心找到位置,没有遗漏。这里的“万像”既指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也包括了内心的种种思绪和情感。

“日月亮其中,众生无得失。” 日月象征光明与真理,它们在诗人心中照耀,照亮了所有存在的事物,无论对错、得失。这表明诗人认为一切存在都有其价值和意义,不存在绝对的好坏。

“三界湛然安,中有无数佛。” “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代表了佛教中的三个层次的世界。诗人在此表达了他对宇宙的深刻理解,认为在宇宙的深处,存在着无数的佛性,即无数的觉悟者。这体现了佛教中“人人皆可成佛”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宇宙和谐与内在平静的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形象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和谐、包容和内在平静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梵志

王梵志
朝代:唐   籍贯:卫州黎阳

王梵志[唐](隋末至唐初年间前后在世),唐初白话诗僧,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原名梵天,生卒年、字、号生平、家世均不详,隋炀帝杨广至唐高宗李治年间前后在世。诗歌以说理议论为主,多据佛理教义以劝诫世人行善止恶,对世态人情多讽刺和揶揄,对社会问题间或涉及。多数作品思想消极,格调不高。语言浅近,通俗幽默,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艺术上比较粗糙,但对认识初唐社会和研究白话诗的发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送辛卿幼安帅闽

长才自昔恨平时,三入修门两鬓丝。

瓮下可能长夜饮,花间却学晚唐词。

潸然北顾关河水,简在西清日月迟。

乘雁双凫沧海上,与君从此恐差池。

(0)

烛影摇红·其一寿族叔父衡之八十铨

吾菊山翁,鹤骖来自蓬云界。

平铺心地有天知,楚楚生兰茝。膝下青衫舞拜。

更参差、斑衣戏队。清闲无事,门外从他,惊尘飞隘。

寿八千年,百分才一朱颜耐。

何妨长主翠嵩春,酒约诗盟在。家庆堂前欢会。

领霞卮、醺红浅带。是人说道,真吕先生,风流潇洒。

(0)

挽范节干二首·其一

君墓我其铭,谁知不尽情。

半生萍梗过,晚岁柏松盟。

辇下清相谂,兵閒老共惊。

芙蓉堂在否,回首泪纵横。

(0)

题钱舜举写生五首·其一石榴

万里乘槎来,锦衣惊昼炫。

相逢秋风中,忽发一笑粲。

(0)

再次韵酬叶进卿

病翁耐病杯杓里,鼠矢压书毫不泚。

眼中凛凛黄初年,读诗意欲凌紫烟。

君才王佐绶犹墨,公外从容作诗客。

心期与俗马牛风,化顽惠弱清而容。

不学玄明刚制酒,不学陶公辞五斗。

斯民信君如诅盟,饮羊攫金皆用情。

圣皇旰食求贤意,姓字今应御屏记。

太微清都上云雨,盐梅调鼎极可否。

一艇付我眠溪云,咏歌太平横紫君。

十行看君拜天语,去酌天浆列仙府。

(0)

大涤洞赠朱道士

玉室金堂世有人,龙眠龟息鹤精神。

暑风吹起尘三丈,城市出来閒采真。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