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成知费几金槌,回首荒芜走鹿麛。
自是误君由宰嚭,孰云亡国为西施。
春风蝶梦迷香径,秋水龙文冷剑池。
四顾湖山烟雨里,倚阑新恨入支颐。
台成知费几金槌,回首荒芜走鹿麛。
自是误君由宰嚭,孰云亡国为西施。
春风蝶梦迷香径,秋水龙文冷剑池。
四顾湖山烟雨里,倚阑新恨入支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洞宾的《姑苏行》中的两句,鉴赏如下:
台成知费几金槌,回首荒芜走鹿麛。
此二句描绘了诗人对昔日繁华已成废墟的感慨。"台成"指的是宫殿建筑,而"知费"则表明建造这些宏伟建筑所耗费的金钱与人力之巨大,"几金槌"则是这种巨大的开支和劳作是否值得的反思。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昔日辉煌如今已成废墟,诗人回首往事,不禁感慨万千。"荒芜走鹿麛"则形象地描绘了过去繁华之地现如废墟,野兽在此出没,显示出一派荒凉与凄美。
自是误君由宰嚭,孰云亡国为西施。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上统治者错误决策导致国家灭亡的深刻反思。"自是误君"暗示着统治者的失策,而"由宰嚭"则指的是古代宰相辅佐君主,可能因其不当之举而致国破家亡。"孰云"一词表达了对过去的迷惑与困惑,"亡国为西施"则用西施这样的美女比喻国家的毁灭,西施是历史上有名的美女,被吴王夫差所用以诱奸夫差,但最终导致吴国的覆灭。这里借此典故表达了对亡国之痛的心情。
春风蝶梦迷香径,秋水龙文冷剑池。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年四季中的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迹的交织。在"春风蝶梦"中,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似乎沉醉于春天的香气之中,而这恰似人在历史长河中追寻往昔的迷茫状态。"秋水龙文冷剑池"则描绘了秋季水波不兴,古代刻有龙形图案的石碑或石刻边缘的池塘,因年久失修而显得冷清与孤寂。
四顾湖山烟雨里,倚阑新恨入支颐。
这两句诗中,"四顾湖山"表明诗人在环视周遭的湖山之中,而"烟雨"则营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意境。"倚阑新恨"则是诗人依靠栏杆,心中充满了新的哀愁,这些哀愁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加深。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季节变化的烘托,表现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怀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是一首充满了历史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泥沙满面尘扑首,两日路作一日走。
地冥天长暝色催,乱山缺处是村口。
村翁见我偶停鞭,便著延至茅堂前。
四壁虽贫无大厦,犹胜潦倒穷途边。
更命家人款远客,网得鲤鱼长一尺。
老瓦盆浮雪蚁香,折脚铛煮霜蟹赤。
敬客还恐扰客眠,教儿今夜莫打麦。
明发饭罢送出村,为言直北过竹墩。
沿江再觅便船渡,顷刻可到县西路。
自予来兹山,幽怀不一展。
秋飙振重襟,眷言陟层巘。
石蹬恣盘纡,修路扪萝践。
策足已忘疲,游心遂临缅。
诸岭旷奔逸,一溪带回转。
悠然见吾庐,茅茨现清浅。
蒙茸杂树间,轻烟未全敛。
观物理已惬,欣怀道可卷。
难辞原宪贫,未待邴生免。
适我邱园志,庶几尘累遣。
朝欢未唱,又拥鬟凄语。一舸横江唤东去。
甚红深坐蝶,翠隙眠莺,等一霎,帘外落花风雨。
腕阑丝五彩,解系郎腰,要使心心系能住。
第二小红桥,纸阁芦帘,记杨柳、绿阴阴处。
怕柳外、青山盼人人,也日日凝愁,减来清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