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
《再和》全文
宋 / 吴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少年勤苦惜三馀,老去惟思泛五湖。

已向林间甘淡泊,更从尘外学虚无。

酒徒渐觉随年减,诗债还应隔岁逋。

强欲冥搜赓绝唱,苦无笔力似三苏。

(0)
翻译
年轻时勤奋刻苦珍惜时间,年老后只想泛舟江湖。
已在山林中甘于平淡,更在尘世之外学习空无。
饮酒的朋友逐渐减少,诗债却可能隔年累积。
尽力想要创作出新的佳作,可惜笔力不如同辈三苏。
注释
少年:指年轻的时期。
勤苦:勤劳刻苦。
惜:珍惜。
三馀:指闲暇时间,古人称冬日三余:冬夜、阴雨天和夏昼。
老去:年老的时候。
泛五湖:泛舟江湖,比喻隐居或退隐生活。
甘淡泊:甘愿过清贫的生活。
尘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虚无:指超越世俗的空灵境界。
酒徒:常饮酒的人。
渐觉:逐渐感到。
隔岁逋:隔年未还的债。
冥搜:深入思考,苦心创作。
赓绝唱:续写绝唱,指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
笔力:写作的才情和力量。
似三苏:比得上宋代文学家苏轼、苏洵、苏辙兄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再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命态度和艺术追求的抒情诗。

“少年勤苦惜三馀,老去惟思泛五湖。”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于青春时期辛勤学习、珍惜光阴的回忆,以及到了老年时对大自然美景的向往和思考。这里的“三馀”通常指的是古代学者必须掌握的儒家经典《易》、《书》、《诗》,而“五湖”则是泛指广阔的水面,可能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宽广。

“已向林间甘淡泊,更从尘外学虚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禅宗哲理的追求。这里的“林间”代表了一种隐逸的生活,“甘淡泊”则是对这种生活的享受和满足。而“更从尘外学虚无”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佛家“空”的哲学概念的探索,寻找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心灵境界。

“酒徒渐觉随年减,诗债还应隔岁逋。”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对于饮酒和文学创作热情逐渐减退的情景。这里的“酒徒”是指诗人以往好客、饮酒豪迈的一面,“诗债”则可能是指未完成的诗篇或对朋友间互相唱酬的承诺。

最后两句“强欲冥搜赓绝唱,苦无笔力似三苏。”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技术上的不满。这里的“冥搜”意指深入探索,“赓绝唱”则是希望能够创作出超越前人的杰作。而“苦无笔力似三苏”则表示诗人虽有高远的艺术理想,但却感到自己的才华无法与历代文学巨匠——如苏轼(苏东坡)等“三苏”相比,表达了一种自谦和对文学巅峰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生活阶段和心灵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禅学以及艺术创作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吴芾

吴芾
朝代:宋   字:明可   号:湖山居士   生辰:1104—1183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猜你喜欢

自岘山趋赴襄城不及门遂宿汉江驿

黄昏岘山曲,征马倦跻攀。

雨过苍林外,虫鸣废井间。

断崖成聚落,深巷隔尘寰。

古驿悬灯候,重门未上关。

(0)

留别王生

天际阴风起,浮云似马行。

飞扬亦何意,离别秪关情。

古岸垂杨合,长河暮色清。

何时画舸背,樽酒说平生。

(0)

赠周予庚使辽左

翩翩鸣玉珂,千里渡辽河。

尔本诗书客,宁闻铙吹歌。

立朝同汲黯,出使比萧何。

莫厌貂裘敝,霜风塞上多。

(0)

藏六轩夜别东卿

到寺钟初寂,高城夕漏迟。

閤云昏冉冉,庭雨冻丝丝。

留客灯前席,怀人海上诗。

树鸦啼不断,岁杪怨相离。

(0)

送曹元孝监河之徐州二首·其二

石閤延春望,洪舠送酒须。

断蛇荒泽徙,戏马旧台芜。

碧树通江徼,苍烟接海隅。

三山不可见,休更问蓬壶。

(0)

出黄山村遇霍子闻郡守章柳庵将至灵岩喜而有作

路转黄山店,人逢霍茂才。

传呼寺僧出,五马欲东来。

野水村村响,岩芳树树开。

浪游双屐齿,沾湿破苍苔。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