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远烟》
《远烟》全文
唐 / 处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霭霭前山上,凝光满薜萝。

高风吹不尽,远树得偏多。

翠与晴云合,轻将淑气和。

正堪流野目,朱阁意如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ǎnyān
táng / chù

ǎiǎiqiánshānshàngníngguāngmǎnluó
gāofēngchuījìnyuǎnshùpiānduō

cuìqíngyúnqīngjiāngshū
zhèngkānliúzhū

注释
霭霭:形容雾气浓重的样子。
前山:前面的山。
凝光:凝聚的光影,这里指夕阳的光辉。
薜萝:薜荔和女萝,两种常绿攀援植物,代指藤蔓覆盖的景象。
高风:强烈的风。
不尽:不间断,不停歇。
远树:远处的树木。
偏多:反而更多,更加茂密。
翠:青绿色,这里指山色。
晴云:晴朗的云彩。
合:融合在一起。
轻将:轻轻地,轻松地。
淑气:和暖的气候。
正堪:正适合。
流野目:放眼远望野外,让眼睛享受美景。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常指富贵人家的建筑。
意如何: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想法。
翻译
雾气缭绕在前方的山间,夕阳的余晖洒满了藤蔓和薜荔。
强劲的风儿吹个不停,远处的树木却显得更加茂盛。
青翠的山色与晴朗的云朵融为一体,轻轻地与和煦的气候相协调。
这景象正适合让人心旷神怡地远眺,但那朱红的楼阁又作何感想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景象的画面。"霭霭前山上,凝光满薜萝",表现了山峦连绵、阳光洒落在繁茂的薜萝上的美丽景色。"高风吹不尽,远树得偏多",则描写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似乎风都无法将那遥远的树木完全带走,它们就像精神的象征一样挺立着。

"翠与晴云合,轻将淑气和"一句,通过对翠绿山色与晴朗云朵交融的描绘,以及它们共同营造出的温和空气,把读者引入一个宁静而和谐的自然界。"正堪流野目,朱阁意如何"则是诗人在此情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朱阁或许象征着某种精神追求或者理想的居所,而诗人的内心世界也随之展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与之相应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凡俗、追求高远境界的诗意。

作者介绍

处默
朝代:唐

处默,唐末诗僧,生于唐文宗时期前后,公元874年前后去世,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幼出家于兰溪某寺,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曾游历杭州、润州等处,与若虚同居庐山,又入九华山居住。后入长安,住慈恩寺。与罗隐、郑谷等为诗友。约卒于唐末梁初,裴说有诗哭之。《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集一卷,今不存。《全唐诗》卷八四九存诗八首。事迹见《唐才子传校笺》卷三,参昙域《禅月集序》。 
猜你喜欢

述怀二首·其二

平生百感复千忧,老景如登海上舟。

毒雾不知何处尽,飓风空说有时休。

艰难徐市仍求药,错愕任公畏下钩。

悔不把茅同野衲,万山深处自遮头。

(0)

寄施以端

桃花点点山中雨,杨柳青青水面丝。

春色恼人牵别恨,锦笺乘兴写相思。

小窗鹦鹉呼春梦,芳树提壶促醉期。

惆怅百年今已半,花前时复玉樽随。

(0)

赋得无诸城送浦舍人源归晋陵

君不见昔时无诸城,荒丘断陇今人耕。

陵谷湮沈知几代,古人精灵竟何在。

忆昔无诸全盛时,都城百雉何逶迤。

连营国步分秦土,绘衮王章入汉仪。

山河巍巍那可恃,跃马屠龙今已矣。

列国犹传赤帝封,曲台尚对沧江水。

沧江水流去不还,故宫落日不堪看。

宝衣夜化空陵火,弓剑秋悬古殿寒。

故人西归从此去,策马秋芜城下路。

欲将陈迹问行人,落叶纷纷不知处。

(0)

十二月乐章·其九九月

清飙激素商,远客生归梦。

茱萸委匣香,玉腕胜金重。

幽芳垂晚径,汲绠霜华冻。

洞庭木叶空,临水悲相送。

(0)

送刘御史按交趾

虬髯白舄绣衣郎,骢马南巡古越裳。

城郭新开秦郡县,山河原是汉金汤。

天连铜柱蛮烟黑,地接珠崖海气黄。

莫说炎荒冰雪少,须令六月见飞霜。

(0)

夏夜曲

初月照回廊,鸣珰出洞房。

竹清残暑气,荷汎小池香。

雪腕宫罗润,云鬟夜玉凉。

庭前有梧叶,早晚落银床。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