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阊路,应忆罢酒篱亭,暝烟笼树。
连宵秋遍芳塘,镜波尚照,云萍聚处。
枉凝伫,归向嫩凉庭院,绛河当户。
征鸿悄递瑶笺,发缄一笑,如闻俊语。
旋梦梅花下,满衣明月,邀君同舞。
从古画图溪山,词客如故。鹃红蝶绿,偷绣寒香句。
还遥想,金钗泥饮,琼箫征步。
卷里春来去,绿衫认取当年俊绪。休惜歌金缕。
期共谱、麋城重阳风雨,试听草际,万千虫絮。
金阊路,应忆罢酒篱亭,暝烟笼树。
连宵秋遍芳塘,镜波尚照,云萍聚处。
枉凝伫,归向嫩凉庭院,绛河当户。
征鸿悄递瑶笺,发缄一笑,如闻俊语。
旋梦梅花下,满衣明月,邀君同舞。
从古画图溪山,词客如故。鹃红蝶绿,偷绣寒香句。
还遥想,金钗泥饮,琼箫征步。
卷里春来去,绿衫认取当年俊绪。休惜歌金缕。
期共谱、麋城重阳风雨,试听草际,万千虫絮。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阊路旁的景致与情感的流转。开篇“金阊路,应忆罢酒篱亭,暝烟笼树”,以金阊路起兴,引出回忆中与友人的相聚场景,暮色中烟雾缭绕的树木,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接下来“连宵秋遍芳塘,镜波尚照,云萍聚处”几句,通过秋夜中的池塘与镜面般的水面,以及漂浮的云与萍,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喻着词人内心的平静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枉凝伫,归向嫩凉庭院,绛河当户”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词人在庭院中徘徊,凝望天空中的绛河,既是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相聚的期待。紧接着“征鸿悄递瑶笺,发缄一笑,如闻俊语”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通过鸿雁传递书信,表达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同时“如闻俊语”也暗示了词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向往。
“旋梦梅花下,满衣明月,邀君同舞”则是对梦境的描绘,词人仿佛在梅花下与友人共舞,满身洒满明月的光辉,这一场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渴望。最后,“从古画图溪山,词客如故。鹃红蝶绿,偷绣寒香句”通过引用古画中的溪山景象,以及鹃红蝶绿的自然风光,强调了词人对传统美学的欣赏与追求,同时也寄托了对词人身份的认同与共鸣。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词作的独特韵味。
丛幽一笑东篱晓,霜华又随香冷。
晕色黄娇,低枝翠婉,来趁登高佳景。
谁偏管领。
是彭泽归来,未荒三径。
最惬清觞,道家标致自风韵。
南山依旧翠倚,采花无限思,西风吹醒。
万蕊金寒,三秋梦好,曾记餐英清咏。
斓斑泪沁。
怕节去蜂愁,雨荒烟暝。
明日重阳,为谁簪短鬓。
晚云知有关山念,澄霄卷开清霁。
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
危阑静倚。
正玉管吹凉,翠觞留醉。
记约清吟,锦袍初唤醉魂起。
孤光天地共影,浩歌谁与舞,凄凉风味。
古驿烟寒,幽垣梦冷,应念秦楼十二。
归心对此。
想斗插天南,雁横辽水。
试问姮娥,有谁能为寄。
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
两凝伫。
别后歌断云间,娇姿黯无语。
魂梦西风,端的此心苦。
遥想芳脸轻颦,凌波微步,镇输与、沙边鸥鹭。
一窗闲,孤烬冷,独自个春睡。
绣被熏香,不似旧风味。
静听滴滴檐声,惊愁搅梦,更不管、庾郎心碎。
念芳意。
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
懒做新词,春在可怜里。
几时挑菜踏青,云沈雨断,尽分付、楚天之外。
别浦潮平,远村帆落烟江冷。
征鸿相唤著行飞,不耐霜风紧。
雪意垂垂未定。
正惨惨、云横冻影。
酒醒情绪,日晚登临,凄凉谁问。
行乐京华,软红不断香尘喷。
试将心事卜归期,终是无凭准。
寥落年华将尽。
误玉人、高楼凝恨。
第一休负,西子湖边,江梅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