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南昌黄次山》
《寄南昌黄次山》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次山心地平如镜,照海照毛无少剩。

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

张刘皆是善知识,大黄甘草各医病。

惊起荷山大字遂,?珑撞钟山答应。

夜灯午梵赛心愿,望归引领如鹤颈。

一朝骨祖在面前,笑不成声两目瞪。

小儿化去聊折灾,妇翁告殂适其命。

但得夫妻各身健,回观阁中夜鸣磬。

欲知成佛妙法门,不与人争是捷径。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名为《寄南昌黄次山》。诗中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对友人黄次山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人格品质的高度赞扬。

首句“次山心地平如镜”,以镜喻心,赞美黄次山的心地纯净无瑕,如同明镜一般,映照出世间万物的真实面貌。接着,“照海照毛无少剩”进一步强调了黄次山心性的广阔与深邃,能够洞察一切,无所遗漏。

“刘公诃之昏雾蒙,张公磨之复清莹”运用了历史典故,将黄次山比作能驱散迷雾、恢复清明的智者,暗示他能够帮助他人摆脱困惑,重获心灵的清澈。这里巧妙地融入了“大黄甘草各医病”的比喻,寓意黄次山不仅在精神上给予他人支持,更是在道德与智慧上为人们指引方向。

“张刘皆是善知识,大黄甘草各医病”一句,再次强调了黄次山作为良师益友的重要性,他如同药材般,既能治愈心灵的创伤,也能滋养精神的成长。

“惊起荷山大字遂,玲珑撞钟山答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黄次山影响力之广及深远,他的言行如同山间的大字,震撼人心;而他的智慧与德行又如同钟声,悠远回响,影响着周围的一切。

“夜灯午梵赛心愿,望归引领如鹤颈”描绘了黄次山在夜晚给予人们光明与希望,如同引导归家的鹤颈,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安慰。

“一朝骨祖在面前,笑不成声两目瞪”这一句充满了对黄次山离世的哀痛之情,表达了对失去这位精神导师的深切怀念。

最后,“小儿化去聊折灾,妇翁告殂适其命”则以家庭的变故,进一步强调了生命无常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黄次山离去的无奈与接受。

“但得夫妻各身健,回观阁中夜鸣磬”表达了对健康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黄次山精神遗产的传承与珍惜。

“欲知成佛妙法门,不与人争是捷径”则是对黄次山人格魅力的最高评价,认为他所追求的不仅是个人的修行,更是通过无私的奉献和理解,引领他人走向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是一条通往精神解脱的最直接路径。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刻,既是对友人的深情悼念,也是对高尚人格的颂扬,体现了诗人对友情、智慧、道德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拟古两头纤纤诗二首·其一

雨头纤纤新月眉,半白半黑粉黛宜。

腷腷膊膊宫商移,磊磊落落杂佩垂。

(0)

旅夜回文

长夜愁听秋漏残,掩窗明月半斜阑。

乡思重忆相离远,客病谁怜独枕单。

肠断一声啼雁过,梦惊孤烬落灯弹。

凉风暗送轻魂冷,荒树花枝泣露寒。

(0)

茅山赠道士·其一

采药误投香涧,攀萝直蹑罡风。

片片红霞杖底,双双白鹤云中。

(0)

城南晚晀

淡月朦胧树杪,孤云漂泊天涯。

怅望王孙不见,城头过尽寒鸦。

(0)

题郭山云兴馆画屏

万顷沧波欲暮天,将鱼换酒柳桥边。

客来问我兴亡事,笑指芦花月一船。

(0)

闽归简吴巨手

半床书卷剩山河,如此归来可奈何。

便欲与君同一醉,梅花不比旧时多。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