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物》
《感物》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朝看新燕飞,暮听子规啼。

尺蠖身藏叶,神龟尾曳泥。

韝鹰何用掣,枥马不当嘶。

自伐憎狙巧,颓然忧木鸡。

(0)
翻译
早晨看到新来的燕子飞翔,傍晚听到杜鹃鸟的啼叫。
尺蠖隐藏在树叶中,神龟拖着尾巴在泥地里爬行。
束缚的鹰无需用力拉扯,槽里的马也不该乱叫。
自我夸耀会招人厌,担忧自己像木头做的鸡一样无能。
注释
朝:早晨。
新燕:刚来的燕子。
暮:傍晚。
子规:杜鹃鸟。
尺蠖:一种昆虫,身体弯曲如尺。
藏:隐藏。
叶:树叶。
神龟:神话中的长寿龟。
曳:拖拉。
韝鹰:训练有素的鹰,韝是控制的意思。
掣:拉扯。
枥马:槽里的马。
嘶:嘶鸣。
自伐:自我夸耀。
憎:厌恶。
狙巧:狡猾。
颓然:萎靡不振的样子。
木鸡:比喻无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融入了对人世间巧诈、虚伪行为的反思。

"朝看新燕飞,暮听子规啼。" 这两句通过早晨燕子的飞翔和晚上鹬鸟(子规)的鸣叫,展现出自然界中生灵的活力与和谐,暗示着诗人对纯真生活的向往。

"尺蠖身藏叶,神龟尾曳泥。" 这两句则通过描写小昆虫(尺蠖)隐藏在叶间以及神龟拖曳于泥土的情形,表达了自然界中生灵的自在与平和。

然而接下来的 "韝鹰何用掣,枥马不当嘶。" 则透露出对某些社会现象的批评,诗人通过对捕鸟工具(韝鹰)和拴马之物(枥)的质疑,表达了对人世间不必要的束缚与限制的反思。

最后两句 "自伐憎狙巧,颓然忧木鸡。" 则进一步指出了人类过分的智巧与计算可能导致内心的忧虑和不安,通过“木鸡”这一自然界中的物象来隐喻人世间的虚假与不真诚。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到感悟。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兵后还武昌二首·其一

避乱移家大海隈,楚云湘月首频回。

归期实误王孙草,远信虚凭驿使梅。

天地无情时屡改,江山有待我重来。

白头哀怨知多少,欲赋惭无庾信才。

(0)

自咏十律·其六

金银宫阙五云乡,曾见群仙奉玉皇。

济济夔龙兴礼乐,桓桓方虎靖封疆。

自沦碣石沧溟底,谁索玄珠赤水傍。

独有遗民负悲愤,草间忍死待宣光。

(0)

自咏十律·其五

堂堂至正最多才,万国同文寿域开。

漠北诸生登第去,越南计吏进贤来。

凤《韶》九奏黄金殿,鹤驾三朝白玉台。

回首黄尘扬碧海,五云无处觅蓬莱。

(0)

和王子让二首·其二

我逐郊原鹿豕踪,君如鹰隼挟秋风。

近闻铁网连山海,不信人间有卧龙。

(0)

次韵黄大痴艳体

千枝烛树玉青葱,绿纱照人江雾空。

银甲辟弦斜雁柱,薰花扑被热鸳笼。

仙人掌重初承露,燕子腰轻欲受风。

閒写恼公诗已就,花房自捣守宫红。

(0)

衮马图

唐家内厩三万匹,画史缣缃都熟识。

绿蛇连卷骨初蜕,一团旋风五花色。

湿云乍洗乌龙池,金索掣断愁欲飞。

奚官独立柳阴下,手把玉鞭将赠谁?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