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散花楼》
《散花楼》全文
宋 / 喻汝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濯锦江边莎草浓,散花楼畔夭芙蓉。

蜀山叠叠修门远,谁把丹心问李鄘。

(0)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喻汝砺的《散花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散花楼周边的景致,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

首句“濯锦江边莎草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濯锦江畔,莎草茂密繁盛,绿意盎然。濯锦江,古代著名的染色之水,此处借以象征色彩丰富、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莎草的浓密生长,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氛围,也预示着生命力的旺盛。

次句“散花楼畔夭芙蓉”,将视线转向散花楼附近,芙蓉即荷花,其“夭”字形象地描绘了荷花的娇艳欲滴、生机勃勃。散花楼与荷花的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楼阁的雅致与高洁。

接下来,“蜀山叠叠修门远”,将视角拉远,描绘了远处连绵起伏的蜀山和雄伟的城门。这里的“叠叠”二字,既表现了山峦的层峦叠嶂,又隐含了历史的厚重与时间的悠长。“远”字则强调了空间的距离感,让人感受到一种深远的历史气息。

最后一句“谁把丹心问李鄘”,引出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李鄘是唐代的一位著名诗人,这里通过“丹心”一词,表达了对忠诚、高尚品质的赞美与怀念。诗人在此提出疑问,似乎是在思考当今社会是否还有人能像古人那样保持一颗赤诚之心,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历史文化的感慨,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向往,情感深沉而富有哲思。

作者介绍

喻汝砺
朝代:宋

(?—1143)陵井监仁寿人,字迪孺。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知阆中县,迁祠部员外郎。钦宗靖康二年,闻金人欲废赵氏立张邦昌,乃扪其膝曰:“不能为贼臣屈!”挂冠而去,自号扪膝居士。高宗即位,从京师趋行在,复为郎。因论迁都之害,为李纲所重,除四川抚谕官,督输四川漕计、羡缗及常平钱物。建炎二年,刷川纲金帛八百余万缗,乞留用为陕州五路军粮犒设之费。绍兴元年知果州,五年移知普州,上书言蜀守备之策。改夔州路提点刑狱。因勾龙如渊荐,召对,除驾部员外郎,迁潼川府路转运副使。十年,直秘阁、知遂宁府。有《扪膝稿》。
猜你喜欢

安肃道中·其三

菜畦果圃连溪坞,瀑水东流一带斜。

怪底山川饶秀色,村名犹自号张华。

(0)

题画二十四首·其二十一

竹阁松轩户不扃,远山借景好园亭。

主人嗜古类风雅,诵罢黄庭写石经。

(0)

题画二十四首·其八

剩水残山车马稀,荒篱短树卧柴扉。

此君不是求名者,偶为寻僧入翠微。

(0)

题姚梅伯孝兼墨梅三首·其一

浙东三海笔通神,梅老胸中别有春。

写出清奇高格调,不知谁是此花身。

(0)

绝命诗·其二

妖氛晻翳帝星移,九阙沉沉昼漏迟。

诏敕从今无复有,琳琅一纸泪千丝。

(0)

补桐书屋作·其一

书屋萧閒研席清,嫩阳堪爱一窗明。

静中底觉华年近,时听街衢爆竹声。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