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雨敲愁,丝烟织恨,玉人微困芳妍。
悄掩菱华云鬓,罢整钗钿。
金炉斜熏银麝串,绿窗娇睡翠衫遍。
葳蕤锁门似海深,相思欲见何缘。婵娟。
应自爱,恁独抱,青琴绝代谁怜。
燕燕莺莺来往,小院秋千。
锦堂昼永迟鸳绣,春波人远渺鱼笺。
琼楼外,争信有情真个,瘦也天天。
梦雨敲愁,丝烟织恨,玉人微困芳妍。
悄掩菱华云鬓,罢整钗钿。
金炉斜熏银麝串,绿窗娇睡翠衫遍。
葳蕤锁门似海深,相思欲见何缘。婵娟。
应自爱,恁独抱,青琴绝代谁怜。
燕燕莺莺来往,小院秋千。
锦堂昼永迟鸳绣,春波人远渺鱼笺。
琼楼外,争信有情真个,瘦也天天。
这首《昼锦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内心的愁绪与相思之情。开篇“梦雨敲愁,丝烟织恨”,将梦境中的雨声比作敲击着愁绪,烟雾如同编织着怨恨,形象地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纷扰与痛苦。接着,“玉人微困芳妍”一句,通过“玉人”的形象,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与柔弱,而“微困”则透露出她因愁思而产生的疲惫。
“悄掩菱华云鬓,罢整钗钿”描绘了女子整理妆容的过程,通过“悄掩”和“罢整”两个动作,表现了她内心的犹豫与无奈。接下来,“金炉斜熏银麝串,绿窗娇睡翠衫遍”两句,通过香炉与翠衫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女子身处的环境氛围,以及她慵懒的姿态,仿佛在绿窗前轻睡,享受着片刻的宁静。
“葳蕤锁门似海深,相思欲见何缘”则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之人的思念,锁门的意象象征着距离与阻隔,而“何缘”则表达了她对于相见无由的无奈与哀伤。接下来,“婵娟。应自爱,恁独抱,青琴绝代谁怜”几句,通过比喻和反问,强调了女子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她自爱,却只能独自怀抱相思之情,无人能懂。
最后,“燕燕莺莺来往,小院秋千”描绘了院子里的生机与热闹,与女子内心的孤寂形成对比,暗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外界的疏离。“锦堂昼永迟鸳绣,春波人远渺鱼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锦堂的昼长夜短,鸳鸯绣的寂寞,春波中的人影渐远,鱼笺上的字迹模糊,都反映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琼楼外,争信有情真个,瘦也天天”结尾处,通过琼楼的外景,反衬出女子内心的脆弱与坚持,即使身体日渐消瘦,但情感依旧坚定不移。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她在面对爱情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与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