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岂覆国乎?结党立会,志在保清,何事妄诛?
密旨严拿六君子;
有为诚无为耳,化妆窜洋,意存为己,非徒负友,馀孽且连一帝王。
保国岂覆国乎?结党立会,志在保清,何事妄诛?
密旨严拿六君子;
有为诚无为耳,化妆窜洋,意存为己,非徒负友,馀孽且连一帝王。
这首诗以对联的形式,表达了对“六君子”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保国”与“覆国”相对比,揭示出某些行为看似为国家着想,实则可能带来反效果。通过“结党立会”与“保清”的对比,强调了行动背后的真正动机。接着,“密旨严拿六君子”一句,直接指出了事件的严重性,以及权力对于个体的干预。
“有为诚无为耳”这一句,巧妙地将行动与不作为联系起来,暗示那些表面上积极行动的人,实际上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所作为的。通过“化妆窜洋”,诗人揭露了某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而选择逃避现实的行为。最后,“意存为己,非徒负友,馀孽且连一帝王”则进一步指出,这些行为不仅背叛了朋友的信任,还可能对整个国家造成深远的影响,甚至牵连到最高统治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六君子”事件的深刻剖析,反映了作者对于权力、责任与个人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于维护国家利益与道德底线的坚持。
日月疾跳丸,简篇浩烟海。
弓旌误诱去,欢息可中悔。
水晶帘映宝灯明,海上移来不夜城。
何似图书群玉府,青藜青对月三更。
忆伴梅花醉短亭,惊心红药饯余春。
不知九十日晃景,辦得晴窗几欠伸。
芙蓉城下六月秋,最好雁湖湖上游。
周遭一机云锦烂,并与老仙供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