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青山半亩墙,松花满地藓苍苍。
蕨芽嫩漂陶盆水,菰米香浮石鼎汤。
容膝数椽茅草屋,华身几袭芰荷裳。
头颅霜雪心和乐,日对风花入醉乡。
一座青山半亩墙,松花满地藓苍苍。
蕨芽嫩漂陶盆水,菰米香浮石鼎汤。
容膝数椽茅草屋,华身几袭芰荷裳。
头颅霜雪心和乐,日对风花入醉乡。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在自然与简陋居所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首句“一座青山半亩墙”,开篇即以青山与矮墙构成画面的主体,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松花满地藓苍苍”一句,通过松花与青苔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生机,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自然之中。
“蕨芽嫩漂陶盆水,菰米香浮石鼎汤”两句,诗人将生活细节融入其中,蕨芽与菰米的清新与香气,通过陶盆与石鼎的烹煮,不仅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让生活充满了诗意与情趣。这里,食物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容膝数椽茅草屋,华身几袭芰荷裳”描绘了居住环境的简陋与朴素,但诗人的心灵却因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显得富足与高雅。通过“华身”一词,诗人巧妙地将精神的富足与物质的简朴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最后,“头颅霜雪心和乐,日对风花入醉乡”两句,诗人以“霜雪”比喻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沧桑,但“心和乐”则表明了他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面对自然界的风花雪月,诗人仿佛进入了忘我之境,享受着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与简朴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与实践。在喧嚣的世界中,诗人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以简朴的生活方式,体验到了真正的快乐与满足。
玉山草堂花满烟,青春张乐宴群贤。
美人蹋舞艳于月,学士赋诗清比泉。
人物已同禽鸟乐,衣冠并入画图传。
兰亭胜事不可见,赖有此会如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