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袅袅起燕城,千树万树凉蝉鸣。
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
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
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
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
怜君素负出群材,一尊岐路重徘徊。
空山落日意自远,拔剑驱车何壮哉。
金陵楼阁倚天开,到时知眺凤凰台。
莫忘蓟北烟尘日,中夜遥应望上台。
秋风袅袅起燕城,千树万树凉蝉鸣。
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
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
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
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
怜君素负出群材,一尊岐路重徘徊。
空山落日意自远,拔剑驱车何壮哉。
金陵楼阁倚天开,到时知眺凤凰台。
莫忘蓟北烟尘日,中夜遥应望上台。
这首《秋风行送同年柯正之之任留都》是明代诗人梁有誉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以秋风为引子,描绘了离别的哀愁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秋风袅袅起燕城”,以袅袅秋风起于燕城,渲染出一种淡淡的离别氛围,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分别。接着,“千树万树凉蝉鸣”一句,通过秋风中的蝉鸣声,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凄凉感,也暗示了离别时的哀伤情绪。
“山川萧瑟雁南度,客子当歌空复情”两句,借景抒情,山川在秋风中显得格外萧瑟,大雁南飞,象征着友人即将离开,而“客子当歌空复情”则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内心的空虚和无奈。
接下来,“更闻鹿塞驰胡兵,旄头未落太白明”两句,将离别的场景与国家的动荡联系起来,鹿塞处胡兵驰骋,旄头星未落,太白星明亮,暗喻边疆战事不断,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此行安全的担忧。
“羽书夜入蒲萄观,铁骑朝屯细柳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羽书急报,铁骑集结,展现了战争的紧迫性,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危险。
“对此感慨那能平,况复客里送君行”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怜君素负出群材,一尊岐路重徘徊”两句,赞美友人的才华,并表达出对友人此行的关切,希望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克服困难。
“空山落日意自远,拔剑驱车何壮哉”两句,以壮丽的自然景象衬托出离别的豪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勇敢前行的鼓励。
最后,“金陵楼阁倚天开,到时知眺凤凰台”两句,想象友人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金陵的楼阁高耸入云,凤凰台在远方等待,既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也是对友情的永恒寄托。
“莫忘蓟北烟尘日,中夜遥应望上台”两句,提醒友人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要忘记曾经的艰难时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遥远的夜晚,也会遥望对方所在的上台,寄托着深深的牵挂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离别的哀愁,还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国家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深沉情感的佳作。
山根细路绕长塘,忽有荷花照水光。
误入孤村看青壁,却逢千盖拥红妆。
采莲不见溪中女,缓辔徒牵马上郎。
行傍绿堤将过尽,回鞭小住惜馀香。
西望岳阳烟雾里,闻有玺书天上至。
增秩何年下凤凰,初无草动风尘起。
我生飘泊任西东,孤军敢犯千人锋。
郢中白雪岂容和,牛铎辄应黄钟宫。
郡楼把酒题诗处,笑命骚人等奴虏。
不忧突境有狂夫,立遣偏禆生缚取。
捧檄困米盐,戴星入州府。
官卑强趋走,出语不媚妩。
坐此触骇机,三人忽成虎。
况闻郡公曹,士论极患苦。
祸福在牙颊,骄气溢眉宇。
念君鸾凤栖,孰若黄鹄举。
负材淹簿领,摆脱即骞翥。
高兴动长川,插旗催转橹。
帆经一柱观,清风九江渚。
蛟龙蹙横波,楼船照秋浦。
兹游定有得,因之壮心膂。
丞相新开藩,门阑压吴楚。
豪英气概中,人物粲可数。
相逢一笑乐,细与论今古。
若问山间人,披蓑钓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