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粘天又绿,寂寞东川旅。
佳赏湖船散后,陈迹零缣断简,残梦斜风细雨。
修蛇宛转,云里飙轮偶度。引幽绪。春自老,吟未苦。
况是融尊郑驿,有主朝花夜月,短箭留人住。
听广乐、钧天伴侣。
摩挲泪砚,偃仰尘榻,还寄兴,小园赋。
极目江关甚处。可堪遍野,残血哀啼杜宇。
草色粘天又绿,寂寞东川旅。
佳赏湖船散后,陈迹零缣断简,残梦斜风细雨。
修蛇宛转,云里飙轮偶度。引幽绪。春自老,吟未苦。
况是融尊郑驿,有主朝花夜月,短箭留人住。
听广乐、钧天伴侣。
摩挲泪砚,偃仰尘榻,还寄兴,小园赋。
极目江关甚处。可堪遍野,残血哀啼杜宇。
这首《西平乐》由清代词人陈匪石所作,描绘了一幅充满寂寥与哀愁的景象。开篇“草色粘天又绿”,以绿草连天的景象渲染出一种辽阔而孤独的氛围。接着,“寂寞东川旅”一句直接点明了旅行者内心的孤寂感,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喧嚣、独自漂泊的境地。
“佳赏湖船散后,陈迹零缣断简,残梦斜风细雨。”这一句通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和如今的落寞情景,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佳赏后的湖船散去,留下的是零星的痕迹,如同断简残篇,以及在斜风细雨中破碎的梦境,都暗示着往日的欢愉已成过往,只剩下无尽的思念与遗憾。
“修蛇宛转,云里飙轮偶度。”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蜿蜒曲折的长蛇比作云中的飞车,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人生旅途的艰难与不可预知性。接下来,“引幽绪。春自老,吟未苦。”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春天已经老去,但诗人的吟唱并未因此而停止,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况是融尊郑驿,有主朝花夜月,短箭留人住。”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描述融尊郑驿的场景,以及朝花夜月的美景,以及短箭留住人的故事,寓意着美好的事物虽短暂,但它们留给人们的情感与记忆却是永恒的。这种对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最后,“听广乐、钧天伴侣。摩挲泪砚,偃仰尘榻,还寄兴,小园赋。”诗人通过听广乐、与天上的伴侣交流,摩挲泪砚、偃仰于尘榻,寄情于小园的赋诗,展现了他在面对生活困境时,依然能够保持对艺术和自然的热爱与追求,寻找心灵的慰藉。
“极目江关甚处。可堪遍野,残血哀啼杜宇。”结尾以广阔的江关景象收束,杜宇的哀鸣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悲凉,整个画面充满了凄美与深沉的情感,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综上所述,《西平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坚韧品格。
人生寄耳,几许寒仍暑。
东晋旧风流,叹此道、虽存如缕。
黄尘堆里,玉树照光风,闲命驾,小开樽,林下歌奇语。
萧闲老计,只有梅千树。
明秀一峰寒,醉时眠、冷云幽处。
君如早退,端可张吾军,唯莫遣,俗儿知,减却欢中趣。
数当今人物,问谁似,玉堂仙。
但苏子才名,居中未几,补外何偏。
天公意深有在,要周流、海内作师传。
万古斯文正脉,一生前圣遗编。胸襟理胜自超然。
虽老未华颠。念厚禄崇资,真成大耐,何计荣迁。
心期岁丰民乐,更公庭、无讼酒如川。
唤取梅花为寿,看他老桧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