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
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
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
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
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
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
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
诗人温庭筠在这首《旅泊新津却寄一二知己》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绪。首句“维舟息行役,霁景近江村”描述了诗人停泊船只,放松旅途劳顿之情景,同时也映衬出一片雨后清新的江村美景,这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与其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接着“并起别离恨,似闻歌吹喧”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却无法摆脱离别之痛苦,甚至连远处传来的歌声也似乎增添了这种哀伤。这里通过“似闻”一词,可见诗人内心的感受是多么敏锐和复杂。
第三句“高林月初上,远水雾犹昏”描绘了一幅夜幕降临前的景象,高耸的树林下,新月刚刚升起,而远处的水面仍旧笼罩在薄雾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未明。
最后两句“王粲平生感,登临几断魂”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深切情感。这里提到的“王粲”,可能是指古代文人王粲,他的情感经历和诗人产生了共鸣。在登临(即登上高处眺望)时,那种心灵的痛苦似乎要将精神撕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与历史人物情感的共鸣,表现出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村氓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
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
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
锒铛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嗥怖杀人。
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
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
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
可怜县令窜何处,眼望高城不敢前。
城中大官临广堂,颇知县令出赈荒。
门外氓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
城中酒浓馎饦好,人人给钱买醉饱。
醉饱争趋县令衙,撤扉毁阁如风扫。
县令深宵匍匐归,奴颜囚首销凶威。
诘朝氓去城中定,大官咨嗟顾县令。
胭脂绣缬。正千里江南,晓莺时节。
绛质酣春,红香宠午,惟许茜裙亲折。
小印枕痕零乱,浅晕酒潮明灭。
春园里,较琪花玉茗,娇姿更别。情切。想故国。
万里日南,渺渺音尘绝。
灰冷昆明,尘生洱海,此恨拟和谁说。
空对异乡烟景,蓦记旧家根节。
春去也,想蛮花犵鸟,泪都成血。
闲亭照白日,一室罗古今。
偶焉此栖迟,抱膝悠然吟。
吟罢有余适,散瞩复披襟。
时开玉怀卷,或弹珠柱琴。
檐树吐新花,枝头语珍禽。
花发饶冶色,禽鸣多姣音。
色冶眩春目,音姣伤春心。
夕阳下虞渊,寂莫还空林。
清光复相照,片月西山岭。
东园桃李姿,是妾嫁君时。
燕婉为夫妇,相爱不相离。
良人忽远征,妾独守空帏。
忧来恒自叹,冀死魂追随。
又念妾死时,谁制万里衣?
幸有双鲤鱼,拟为寄君辞。
终日不成章,含泪自封题。
君若得鲤鱼,剖鱼开素书。
但看行中字,一一与泪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