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煖。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煖。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
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的作品。从内容来看,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旅途中的艰辛和劳累,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墨突不暇黔,孔席未尝煖。”表达的是旅途中连基本的休息都无法得到,书桌上的墨还没来得及干,坐的地方也没有时间暖和起来。这里通过对物品状态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急促与不安。
“安知渭上叟,跪石留双骭。”则是说在外奔波的自己如何能知道渭水之滨有老翁在洗衣,而自己却连站立的时间都没有,只得跪在石头上,就连脚后跟也要贴在石头上了。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旅途中的辛苦和劳累。
“一朝婴世故,辛苦平多难。”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时间以来所承受的种种艰难困苦以及无奈的心情。"一朝"指的是转瞬之间,而"婴世故"则是说回到久违的家园。这里蕴含着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亦欲就安眠,旅人讥客懒。”诗人在最后表达了自己渴望安然入睡的愿望,但却又担心外界会视他为懒惰。这不仅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刻画,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艰辛劳累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深切向往。同时,它也透露出苏轼对社会评价的无奈与挑战,以及他坚守自我、追求心灵自由的态度。
周官叙沟洫,汉史志河渠。
民命苟所关,故典曾备书。
郁郁巴罗山,汇流向东趋。
揵木阏回澜,灌此桑麻区。
开建岁已久,版锸日以疏。
坐令千金资,白日弃道隅。
嗟予理敝郡,万事费爬梳。
虽云簿书繁,安敢轻犁锄。
父老孙孟献,切切以告予。
有志事兴复,为力苦不纾。
春初农务兴,薄言驾吾车。
风雨入前村,道路何崎岖。
上山履巉岩,下水涉沮洳。
夤缘寻故址,飘动无嬴馀。
逸道以使民,谅民无怨吁。
万锸当云集,黍稷歌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