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声欲断虫声悲,江天月上初弦时。
渔翁身老醉无力,矫首坐看云离离。
痴儿不识老翁意,苦道平生贫作祟。
卖舟买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
君不见长安康庄九复九,雨笠烟蓑难入手。
人间万事谁得知,沧江夜变为春酒。
蝉声欲断虫声悲,江天月上初弦时。
渔翁身老醉无力,矫首坐看云离离。
痴儿不识老翁意,苦道平生贫作祟。
卖舟买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
君不见长安康庄九复九,雨笠烟蓑难入手。
人间万事谁得知,沧江夜变为春酒。
这首元代诗人陈泰的《渔父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辛酸的渔家生活画面。首句“蝉声欲断虫声悲”,以蝉鸣和虫声的消逝渲染出秋夜的寂寥,暗寓渔翁生活的孤寂。次句“江天月上初弦时”,点明时间,月上弦,夜色渐深,也暗示着渔翁的孤独无依。
“渔翁身老醉无力”描绘了渔翁年迈体衰,借酒浇愁的状态,“矫首坐看云离离”则写出他抬头仰望天空,任由白云飘过,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然而,“痴儿不识老翁意”,这里的“痴儿”可能指周围不解渔翁心事的人,他们认为渔翁的贫穷是贫困作祟,未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卖舟买得溪上田,昨暮催租人已至”揭示了渔翁的生活困境,尽管他试图通过卖舟置地来改善生活,但现实中的催租压力依然紧迫。最后两句“君不见长安康庄九复九,雨笠烟蓑难入手”,通过对比渔翁与都市中忙碌奔波者的境遇,表达了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渔父词》以渔翁为载体,展现了元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态,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