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溪山如画里,扁舟南下更悠哉。
薰风五月常先到,梅花一枝偏早开。
茅作小斋俱背水,月临午夜独登台。
朝宗万派俱通海,遥向鄱阳一脉来。
四面溪山如画里,扁舟南下更悠哉。
薰风五月常先到,梅花一枝偏早开。
茅作小斋俱背水,月临午夜独登台。
朝宗万派俱通海,遥向鄱阳一脉来。
这首《南溪》诗,由明代诗人陆深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诗中以“四面溪山如画里”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山水环绕、风景如画的世界。接着,“扁舟南下更悠哉”一句,通过乘船南行的悠闲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中的宁静与自在氛围。
“薰风五月常先到,梅花一枝偏早开”两句,运用了季节与自然现象的对比,五月本是百花齐放之时,而“薰风”(温暖的南风)却让梅花提前绽放,展现出江南气候的独特魅力。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独特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感知和审美情趣。
“茅作小斋俱背水,月临午夜独登台”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小屋背靠流水,夜晚独自登台赏月的情景。这一画面充满了静谧与孤独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朝宗万派俱通海,遥向鄱阳一脉来”两句,以江河汇聚大海的壮丽景象收尾,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宏大与壮美,也寓意着人生的广阔与深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白云封断仙岩路,重重洞门深窈。
翠竹笼烟,苍崖溅瀑,古木阴森回抱。
坛空不老。
锁一片莓台、几丛莎草。
试把桃源,较量风景是谁好。
乘鸾人去已久,只今惟有,鹤飞猿啸。
树拥香幢,泉敲玉佩,疑是群仙重到。
尘氛可笑。
久志慕丹台,梦思蓬岛,愿把英游,细参梨与枣。
瑞芳楼下,有花中君子,群然相聚。
笑把筒露浥,来庆黄堂初度。
净植无尘,清香近远,人与花名伍。
六郎那得,这般潇洒襟宇。
运了多少兵筹,依红泛绿,向俭池容与。
歌裤方腾持节去,未许制衣湘楚。
紫禁荷囊,玉堂莲炬,遍历清华处。
归寻太乙,轻舟一叶江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