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杨枝》
《杨枝》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不唱杨枝唱竹枝,谁怜花泪碧离离。

南梳北裹无心好,辜负春光绝丽时。

(0)
鉴赏

这首诗《杨枝》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杨枝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句“不唱杨枝唱竹枝”,以“不唱”二字开篇,形成一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情感的转变。从“杨枝”到“竹枝”的转换,不仅是一种音乐风格的变化,更可能寓意着诗人情感或心境的转移。这里,“杨枝”或许象征着某种美好但已逝去的事物,而“竹枝”则可能是诗人寻求的新寄托或新的情感表达方式。

次句“谁怜花泪碧离离”,通过“花泪”这一形象化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花朵在离别之际的哀伤情绪,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感伤之情。“碧离离”三字,既描绘了花朵的颜色,也渲染了一种凄美、哀婉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花儿的哭泣声。

第三句“南梳北裹无心好”,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南梳北裹”可能是指不同方向的梳理与包裹,象征着事物的分散与重组,也可能暗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换。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无法挽留、无法保持原貌的无奈与遗憾。“无心好”则直接点明了这种情感状态,即在面对变化与失去时,内心充满了无力感和悲凉。

最后一句“辜负春光绝丽时”,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惋惜,以及对未能充分欣赏和享受这些美好时刻的自责。这句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杨枝》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时光流逝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村行三首·其一

迤北天寒惟一收,一收丰亦拟三秋。

村民乘暇翻犁地,播谷怜他隔岁谋。

(0)

南乡子.曼睩见和有山黛隐围屏句,风韵佳绝,再填次答

山黛隐围屏。写上乌丝字字明。

半夜红牙翻笛谱,琤琤。细和跳珠一两声。

归梦阖闾城。白浪连天去不成。

落得听风还听水,清清。秋雨琴台病马卿。

(0)

李太史费观察投诗见贻赋此为别

两年憔悴傍兴都,满目疮痍气未苏。

素食自惭官守拙,量移犹荷主恩殊。

由来白眼难谐俗,此去青山不负吾。

独恨美人交一臂,论文曾未少须臾。

(0)

刘景孟宪使招游东湖观史浩丞相所凿补陀·其一

棹尽清溪又一丘,茂林修竹不胜幽。

千层云壑乾坤閟,十里晴波日月浮。

海外移来兜率境,人间别有武陵舟。

两朝相国经营后,留与游人狎白鸥。

(0)

送郭梦菊按察广右回忆益州讲业不胜怆然赋此

使节翩翩拥汉槎,南浮五岭即君家。

主恩重借褰帷宠,士论同归藻衮华。

此去风云生八桂,向来山斗尚三巴。

锦官回首环桥日,牵引离心未有涯。

(0)

闻蝉

一叶庭梧早报秋,寒螀嘒嘒助萧飕。

似怜游子鸣孤寂,共惜浮踪诉滞留。

疏柳阴中催急景,斜阳影里韵闲愁。

年来玄鬓时看短,为尔旋添素雪稠。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