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新听百舌鸣,苍烟尽处看君行。
梨花雨涨春流疾,柳絮风香画桨轻。
宝剑危冠真国士,高牙大纛尽门生。
秋来怒翮天池老,不怕垂天化不成。
把酒新听百舌鸣,苍烟尽处看君行。
梨花雨涨春流疾,柳絮风香画桨轻。
宝剑危冠真国士,高牙大纛尽门生。
秋来怒翮天池老,不怕垂天化不成。
此诗《送王以明先生赴南都试》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通过对友人王以明即将前往南都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肯定。
首联“把酒新听百舌鸣,苍烟尽处看君行”,诗人与友人相聚饮酒,耳边传来百舌鸟的鸣叫声,烟雾缭绕中,友人即将踏上远行之路。这里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营造出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友人前程似锦,如同百舌鸟的鸣叫一般充满生机与希望。
颔联“梨花雨涨春流疾,柳絮风香画桨轻”,描绘了一幅春日出行的景象。梨花在雨中绽放,春水上涨,柳絮随风飘扬,画桨轻轻划过水面,香气四溢。这一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寓意着友人旅途中的轻松愉快与顺利。
颈联“宝剑危冠真国士,高牙大纛尽门生”,赞美友人不仅才智出众,更具有国士之风,如同佩戴宝剑、头戴危冠的英雄。同时,也暗示友人在学术或仕途上有着众多追随者,如同高高的牙旗和大纛下聚集的门生。这一联是对友人卓越才能和影响力的高度评价。
尾联“秋来怒翮天池老,不怕垂天化不成”,以秋天的大雁为喻,表达对友人年岁渐长但志气不减的感慨,即使面对岁月的流逝,也不怕无法实现心中的理想。这一联既是对友人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其未来成就的期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对友人才华和未来的美好祝愿。
葛岭苔荒,孤山鹤去,重来漫醉觥船。
屈指繁华,笙歌不似当年。
酒垆依旧人何处,上裙腰、草绿堪怜。
转凄然,多少坟头,石马嘶烟。
踏青犹记曩时路,但柳迷花港,燕触风帘。
遮莫消凝,新愁更锁眉尖。
蓬莱梦短心情懒,放轻桡、且伴沤眠。
莫憎嫌,刚度刘郎,又到桃边。
宝剑装成,思燕颔、当年投笔。
讵便少、乌号赤兔,流星霹雳。
笳吹横天营壁冷,戈错匝地烽烟急。
问何为、犹自著青衫,真无策。射虎恨,难消释。
斩蛟志,今须毕。把茶经笛谱,忙忙收拾。
生怕死埋白玉麈,且教醉拓黄金戟。
看马前、飞檄扫千军,呼杀贼。
香浸牙签,春生兰叶,苦注南华。
东头屋里,况有锦屏遮。
羡煞骚茵墨宝,纸窗下、老铁嵯岈。
巡檐步,烟濛曲径,疏影横斜。格韵转堪誇。
图画里,芝岑菊圃增加。玉瓷浅斟,且漫醉流霞。
料理三间小屋,先归去、负郭栽花。
还疑是,孤山处士,放鹤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