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风光能尔催,孟春倏过仲春来。
改观旬月之间耳,寓意湖山适可哉。
玉笋入云隐壶峤,银奁倒影画楼台。
丁丁漏箭无停响,寄语林花漫亟开。
荏苒风光能尔催,孟春倏过仲春来。
改观旬月之间耳,寓意湖山适可哉。
玉笋入云隐壶峤,银奁倒影画楼台。
丁丁漏箭无停响,寄语林花漫亟开。
这首诗描绘了仲春时节,玉泉山的自然景观与时间流转的微妙变化。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时间的流逝感。
首句“荏苒风光能尔催”,以“荏苒”形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光阴似箭、岁月不待人的感慨。接着,“孟春倏过仲春来”则通过“倏过”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从初春迅速过渡到仲春的景象,体现了季节变换的快速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改观旬月之间耳,寓意湖山适可哉”两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短暂与自然景观的瞬息万变,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顺应自然规律,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
接下来的“玉笋入云隐壶峤,银奁倒影画楼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玉笋是指山峰尖锐如竹笋,插入云霄;壶峤则是指山势险峻,仿佛是壶中的山岭。银奁则是形容水面如镜,倒映着楼台,如同一幅精美的图画。这两句不仅展现了山川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欣赏。
“丁丁漏箭无停响,寄语林花漫亟开”则将视角转向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互动。丁丁的漏箭声,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而诗人则以“寄语林花漫亟开”表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即希望春天的花朵能够尽情绽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仲春时节玉泉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活力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学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