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毛真人还山》
《送毛真人还山》全文
元 / 马祖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朱提仙印碧霞裳,赐履承恩自尚方。

雨洒石坛苔锦滑,日穿油幌竹书光。

叶凫此日还沧海,汉鹄当年下建章。

琪树万丛芝万本,江南归路水云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毛真人的道士返回山中隐居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和自然之美。首句“朱提仙印碧霞裳”以“朱提”和“碧霞”为背景,暗示了仙境般的环境,仙印与碧霞裳则象征着道士的非凡身份和超凡脱俗。接着,“赐履承恩自尚方”一句,通过描述道士获得皇家赐予的礼遇,进一步强调了其特殊的地位。

“雨洒石坛苔锦滑,日穿油幌竹书光”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道士修行之地的自然景观。雨后的石坛上长满翠绿的苔藓,显得格外滑润;阳光穿透油布帐幔,竹简上的文字在光影中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灵性的氛围。这种对自然之美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道士修行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叶凫此日还沧海,汉鹄当年下建章”两句,通过“叶凫”(即野鸭)和“汉鹄”(即天鹅)的典故,表达了对道士回归山林的祝愿。叶凫飞回大海,象征着道士重返自然的自由与逍遥;汉鹄曾降于皇宫(建章),如今却选择隐退,寓意着对世俗权力的超越与对精神家园的向往。

最后,“琪树万丛芝万本,江南归路水云乡”两句,以“琪树”和“芝草”象征着道家所追求的仙境,表达了对道士归隐生活的美好祝愿。水云乡作为归途的终点,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归宿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道士遁世生活的深切理解和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归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超然物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与思考。

作者介绍
马祖常

马祖常
朝代:元   字:伯庸   籍贯:元代色目   生辰:1279~1338

  经历: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猜你喜欢

洛城杂诗五首·其二

洗马涧边芳树密,阑干仍在碧流西。

香檀乱拍朱弦急,应有游人醉欲迷。

(0)

莺二首·其二

鸣声清滑簧温暖,毛羽鲜明金莹磨。

剩拟墙边栽绿柳,好来相伴日吟哦。

(0)

司徒杜正献公挽辞二首·其二

谠议开帷幄,仁风逐旆旟。

生灵瞻用舍,贤俊入吹嘘。

去位犹忧国,终身不废书。

传家无异物,惟挂旧安车。

(0)

神宗皇帝挽歌三首·其一

立政追王体,修文迈古风。

汉仪遵别庙,堂典备新宫。

却号追前美,更元记屡丰。

龙髯攀不得,号绝抱遗弓。

(0)

题钱公辅众乐亭·其二

城外千帆海舶风,城中居市苦憧憧。

几生佳景为民老,一日贤侯与我同。

道上槐阴连帟翠,水边人面照花红。

寄言乐有时还尽,徒见甘棠忆召公。

(0)

诗四首·其三

鸣笳悲咽愁须绝,猎骑盘旋画不成。

待与故人閒说此,几时归得到天京。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