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入关河,匈奴久已和。
雕弓聊可试,宝剑不须磨。
草木将摇落,牛羊自寝讹。
能知塞垣景,持以赠吾歌。
秋气入关河,匈奴久已和。
雕弓聊可试,宝剑不须磨。
草木将摇落,牛羊自寝讹。
能知塞垣景,持以赠吾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郑太保瀛州都监》,描绘了秋天边关的景象以及对友人的赠言。首句“秋气入关河”展现了秋季的凉意深入边关大地,暗示了边疆的肃杀气氛。次句“匈奴久已和”表达了和平时期,与北方匈奴的关系趋于缓和。
接着,“雕弓聊可试,宝剑不须磨”两句,诗人以雕弓和宝剑象征武备,虽和平但仍需保持警惕,表明友人职责的重要。秋风落叶之际,“草木将摇落”,自然环境的变化也预示着时序更替。
“牛羊自寝讹”一句,通过牛羊的活动,描绘出边疆安宁,百姓安居的场景。最后,“能知塞垣景,持以赠吾歌”则是诗人对友人能够理解边关生活的感慨,希望他能将这份独特体验融入到自己的诗歌之中,作为对他们友谊的纪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也寓含了对边关安定的欣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花冠蕊帔色婵娟,一曲清箫凌紫烟。
不知今日重来意,更住人间几百年。
黄昏骑得下天龙,巡遍茅山数十峰。
采芝却到蓬莱上,花里犹残碧玉钟。
等闲何处得灵方,丹脸云鬟日月长。
大罗过却三千岁,更向人间魅阮郎。
曾随阿母汉宫斋,凤驾龙輧列玉阶。
当时白燕无寻处,今日云鬟见玉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