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木风高海气清,林僧送客少将迎。
坐深澹雾衣前出,茶罢寒潮竹外鸣。
衰草乱山馀战垒,夕阳千里见荒城。
天涯无限伤秋色,已分渔樵过此生。
落木风高海气清,林僧送客少将迎。
坐深澹雾衣前出,茶罢寒潮竹外鸣。
衰草乱山馀战垒,夕阳千里见荒城。
天涯无限伤秋色,已分渔樵过此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汤山之景的凄美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织的画面。
首联“落木风高海气清,林僧送客少将迎”,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落叶在高风中飘散,海面因为空气的清新而显得格外清澈。林中的僧人似乎在为远行的客人送别,但迎接的仪式却显得简朴,暗示着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颔联“坐深澹雾衣前出,茶罢寒潮竹外鸣”,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诗人坐在雾气之中,仿佛与外界隔绝,只有茶香和远处竹林外寒潮的低鸣,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听觉体验。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之美,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
颈联“衰草乱山馀战垒,夕阳千里见荒城”,转而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景象。衰败的草木,杂乱的山峦,残存的战垒,以及远处夕阳映照下的荒城,共同构成了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这种景象既是对战争遗迹的哀叹,也是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尾联“天涯无限伤秋色,已分渔樵过此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转的深深感慨。在广阔的天地间,秋天的景色虽美,却也充满了伤感。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渔夫还是樵夫,都在这无尽的岁月中度过一生,面对着同样的悲欢离合与世事沧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