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山峡景色与神秘的梦境交织的画面。开篇两句“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通过对巴山上层叠叠的峡谷和阳台十二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第三句“荆王猎时逢暮雨”,则是诗人借用古代荆国国王狩猎时遇到傍晚时分的细雨,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即将发生变化的情境预兆。
接着,“夜卧高丘梦神女”一句,诗人在高丘之上入睡,梦见了神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超越,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之美的向往。第五、六句“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则继续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景象,轻柔的红色烟雾和飘逸的云层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画面。
最后两句“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拥有时的哀伤与无奈。诗中多次使用“重”、“十二峰”等字眼,不仅强化了山峡的宏伟,更象征着时间的深远和历史的厚重。而梦境中的神女,则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精神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与之相交织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深邃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秋来到处消魂,忍还忆湖心,暮岚春涨。
屐痕不定,评花倚担,捕鱼抛纲。
饧箫茶鼓外,迎一阵香风摇细桨。
怪纵少、绿意红情,也尽燕飘莺飏。
米囊柔飐墙头,认那角僧房,便停书幌。
菰莼信美,荒桥断浦,翠迷烟榜。
重游应似梦,况真向浓团乡里望。
妒此际、背锦簪萸,霅溪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