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高台畔,空令故国存。
古人不可见,遗迹更堪论。
云度孤城夕,天车积水昏。
兴亡向来事,无处问乾坤。
寂寞高台畔,空令故国存。
古人不可见,遗迹更堪论。
云度孤城夕,天车积水昏。
兴亡向来事,无处问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台上,面对寂寥的景象,心中充满对往昔盛世的怀念。"寂寞高台畔",诗人以孤独的高台象征历史的痕迹,"空令故国存"表达了对昔日荣光如今只剩下遗迹的感慨。接着,诗人感叹"古人不可见,遗迹更堪论",暗示了历史人物已逝,只能通过遗迹来追忆和讨论。
"云度孤城夕,天车积水昏"描绘了傍晚时分,孤城之上乌云笼罩,天空中的天车(古代天文仪器)在昏暗的积水映照下,显得更加凄凉,增添了历史的沧桑感。最后,诗人以"兴亡向来事,无处问乾坤"收束,表达了对历史兴衰变迁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未知未来的迷茫,找不到解答和方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秋日郊外的景色抒发了对历史的怀旧与对现实的沉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坐久寒侵,见露彩纷流,参旗斜簸。
风度西窗,金猊渐渐无火。
灯花落尽愁无极,泪欲阁时还堕。
恨杀分离容易,到如今无那。寂寞妆台左。
对遗钿剩粉,忆着如何过。
多少旧欢新誓,尽成抛亸。
夜深小院回廊,行来行去悽惶我。
孤帷冷,怎得睡时安妥。
板桥曲对柴门影,依依画桡停住。
蟋蟀啼完,芙蓉病老,秋事如烟过去。萧森院宇。
有野鹤迎人,闲鸥作主。
点醒微阴,隔篱红叶绣霜谱。竹林馀韵再见。
算疏狂小阮,高会仍与。
尘柄生寒,鹅杯泛暖,还我晋时风趣。清游俊侣。
正水阁花香,残灯催句。醉过黄昏,夜深还听雨。
迅风激高云,朔雁正南翔。
良友在长安,寄我诗数行。
恍闻渐离筑,忽洒燕山霜。
肝胆两相照,然诺安能忘。
结辔尔优游,块处吾傍徨。
久挟三千牍,不共侏儒囊。
空射箭头书,无益聊城亡。
嗟嗟竟白头,蓬蒿泪沾裳。
丈夫抱远略,策名在疆场。
不知汉天子,曾复问冯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