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近事杂感·其一》
《近事杂感·其一》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东瞻渤澥扶桑表,左股勾骊外患深。

八部芬兰临鸭渌,一江舟楫逼鸡林。

让王空自联民望,战士何尝有斗心。

闻道变生虾岛后,至今犹贡乞和金。

(0)
鉴赏

这首诗《近事杂感(其一)》由清代诗人曾广钧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反映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与感慨。

首联“东瞻渤澥扶桑表,左股勾骊外患深”描绘了东方辽阔的海疆,以及潜在的外部威胁,形象地表达了对国家安全的担忧。渤澥指的是渤海,扶桑则是日本的象征,暗示着东方的遥远与潜在的挑战。左股勾骊则可能暗指周边国家或势力的威胁,整体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复杂的国际形势。

颔联“八部芬兰临鸭渌,一江舟楫逼鸡林”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域。八部芬兰可能是指多个边疆地区或民族,鸭渌、鸡林则分别代表了特定的地名或区域,通过这些具体的地理名词,诗人描绘了边疆的安全压力与挑战。一江舟楫逼鸡林,形象地展现了边防的紧张状态,舟楫象征着军事力量的集结,逼近鸡林则暗示了边境的紧绷。

颈联“让王空自联民望,战士何尝有斗心”转而探讨了内部的问题。让王可能指的是退让或妥协的策略,但这样的做法并未得到民众的支持与信任,反而暴露了统治者在面对危机时的无力与失策。战士们似乎缺乏战斗的决心与勇气,这不仅反映了军力的不足,也揭示了士气的低落与民众对政府政策的不满。

尾联“闻道变生虾岛后,至今犹贡乞和金”总结了诗人的忧虑与反思。虾岛事件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次冲突或外交事件,之后的局势依然动荡不安,国家仍需支付巨额的和解金以维持和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担忧,以及对解决争端、寻求持久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内外局势的深刻洞察与忧虑,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强烈向往。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经高凉寄题李曰辅山亭用吴川楼先生韵·其一

名园虽未到,地已数经过。

邃樾藏山秀,浮岚出海多。

凿天分洞穴,翳阁厂藤萝。

正尔怀高躅,因风寄浩歌。

(0)

署中病怀示王尧韭·其二

虽然称冷署,强半类僧寮。

折鼎同邻爨,荒畦课仆浇。

清斋供淡笋,苦茗杂陈椒。

且喜无家累,行踪付衲瓢。

(0)

孤光唯一点,清迥若含情。

喜送红珠润,残添碧晕生。

虚晖涵室白,纤隙借邻明。

独有寒襟影,侵人梦不成。

(0)

汝载山房同诸子话别

见棹迟明发,移尊话竹林。

别离何必远,去住此时心。

作客恬乡梦,因君动苦吟。

刺桐花下月,且与坐更深。

(0)

彭峨昆过访话别

北风入庭户,萧索揽貂裘。

以我栖迟志,逢君不榻留。

江枫黄叶渡,烟舸白蘋洲。

明发凤城去,茫茫不可求。

(0)

金华山小庵

庵在半山处,山腰云数层。

上方无觅路,古壁有悬灯。

积霭沈崖栈,消冰见屋棱。

往来舟上客,试问几人登。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