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梅呈同游东阁清源》
《看梅呈同游东阁清源》全文
宋 / 刘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此树何年向此栽,孤根低倚佛楼台。

不嫌幽壑逢春晚,独在空庭立雪来。

一段精神肪玉润,数松掩映翠屏开。

知心藉尔岁寒友,每到花边不忍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kànméichéngtóngyóudōngqīngyuán
sòng / liúzhí

duìniánxiàngzāigēnlóutái

xiányōuféngchūnwǎnzàikōngtíngxuělái

duànjīngshénfángrùnshùsōngyǎnyìngcuìbīngkāi

zhīxīnjièěrsuìhányǒuměidàohuābiānrěnhuí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幽深的山林景象,通过对一棵古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境界。首句“此树何年向此栽”设问,引起读者对这棵树来历的好奇,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沉思与对自然的深切关怀。

“孤根低倚佛楼台”,形象地描绘了古树依傍寺院之景,通过“孤”字渲染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趣。这里的“佛楼台”不仅是实景的写照,更寓意于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

第三句“不嫌幽壑逢春晚”,透露了诗人对自然界中春色晚发之地的偏爱,不惧深山幽谷,反而乐在其中寻找春天的气息。这种情感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高洁情怀。

“独在空庭立雪来”则描绘了诗人在空旷庭院中静观雪景的情境,通过“独在”的设定,突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变化的欣赏。

接着,“一段精神肪玉润,数松掩映翠屏开”则是对古树之美的赞叹。这里的“一段精神”指的是古树所蕴含的生机与气韵,而“肪玉润”形容其外观光泽饱满,宛如美玉;“数松掩映翠屏开”则是对树木与周遭环境融合之美的描绘,既写出了古树与山石之间的和谐共生,也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知心藉尔岁寒友,每到花边不忍回”,则是对知己挚友的情感寄托。诗人将古树比作“岁寒友”,表达了与这棵树相伴岁月,共同经历风霜的深厚情谊;而“每到花边不忍回”则透露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难以割舍的情感。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对古树的描写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孤独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情感丰富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植
朝代:宋

刘植,字成道,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安上曾孙。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曹豳官大理寺簿时有唱和。有《渔屋集》,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四。今录诗二十五首。
猜你喜欢

寄雪悟禅师

忻逢空谷竟忘年,回首鸾溪在目前。

阅世暂浮沧海远,避人终逐草堂偏。

凋伤骨肉难为老,俯仰云山只是禅。

千里肯同牛粪火,数行应为巨灵先。

(0)

辛酉九日

萧条人事逢佳节,云净天高景倍生。

落帽几人羞短发,繁霜空自对寒英。

愁飘红叶减山色,爱耸青松听鹤声。

岁岁茱萸看不尽,江帆溪月此时情。

(0)

寄酬闽中诸护法

笠瓢几度戒前程,老病人扶畏远征。

尚冀裴休宽后命,弥惭慧远滥虚名。

花香已见多生愿,尘刹难忘此日情。

沟壑未填终不负,山头猿鹤听分明。

(0)

伦太守昆仲杨文学以贞过访

何人并辔访山隈,道是寻僧乘兴来。

入座翩翩今贾董,谈心落落旧宗雷。

云横谷口樵歌出,风过溪头牧笛哀。

错比龙钟双舞袖,德云不在妙高台。

(0)

读石鉴遗诗

读罢遗诗意惘然,中间离合总堪怜。

沥乾热血难寻梦,欲趁馀生直上天。

几回后事悲前事,安得今年是去年。

顾我掩关惭已晚,閒情休更落中边。

(0)

又酬南康太守伦宣明郡丞李子文

入岭时维六十七,当当七十尚盘桓。

广南望雪头先白,湖上瞻风叶正丹。

云间招手劳宗炳,火里煨牛愧懒残。

千里珠光摇海岳,益增归思倚栏干。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