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陈隆之太史侨寓广陵比园庐者累日临别赠余六绝用此见答·其一》
《与陈隆之太史侨寓广陵比园庐者累日临别赠余六绝用此见答·其一》全文
明 / 陈吾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有客遥从庐阜来,旧题名字在丹台。

袖间拾得金光草,投向沧江夜色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方客人来访,带来了来自庐阜的礼物——金光草,并在临别之际赠予了诗人。诗中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和意象,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以及自然界的神秘色彩。

首句“有客遥从庐阜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位远方客人的形象,他跨越了遥远的距离,带着庐阜的风土人情来到这里。庐阜,作为地名,本身就蕴含着山川之美和历史的沉淀,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神秘而悠远的氛围。

次句“旧题名字在丹台”,暗示了这位客人不仅带来了实物,还带来了某种象征性的价值或记忆,这些都与“丹台”这一概念相关联。“丹台”常被用来指代神仙居住的地方,或是道教中的重要场所,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传承或珍贵的记忆,通过客人的到来得以传递给诗人。

第三句“袖间拾得金光草”,具体描述了金光草的来源。金光草,作为一种具有特殊光泽和美丽颜色的植物,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也寓意着珍贵和不凡。它被客人从袖间取出,暗示了这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饱含着对诗人的尊敬和友谊。

最后一句“投向沧江夜色开”,描绘了金光草在夜晚的沧江中绽放的情景。沧江,代表了广阔无垠的水域,夜晚的宁静与金光草的光芒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象征着友情和美好事物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即使在最平凡的时刻也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情感与物象之间的深刻联系,表达了对友情、自然美景以及内心世界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陈吾德
朝代:明

(1528—1589)明广东归善人,字懋修,号有斋,一作省斋。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行人。隆庆三年擢工科给事中,以谏市珍宝斥为民。神宗即位,起兵科。万历元年进右给事中。张居正当国,谏官言事必先请,吾德独不往、寻屡以事力争,益忤居正,出为饶州知府。御史承风借端诬劾,谪马邑典史。又劾其莅饶时违制讲学,除名为民。居正死,起官,终湖广佥事。有《谢山存稿》。
猜你喜欢

捣练子.春怨

依旧绿,为谁红。草草花花满泪丛。

欲挽游丝萦好梦,一枝啼血洒春空。

(0)

蝶恋花.春阴

料峭春风还做冷。烟雨空濛,花睡何曾醒。

几树绿杨深院影。湿云如幕愁天近。

鸠妇呼晴晴未准。载酒苏堤,迟了寻花信。

贝叶学书消昼永。小窗闲试泥金粉。

(0)

南浦.秋水用前韵

一色远连天,最销凝、江上月斜烟晓。

倒影浸芙蓉,澄鲜极、岂待鲤鱼风扫。

枫湾柳巷,星星红露渔灯小。

惆怅楚魂招不起,零落几多香草。

者回梦度潇湘,讶沙清石浅,比前退了。

打桨入芦花,野桥断、偏有鹭鸥寻到。予怀渺渺。

浮家人去烟波悄。

那更霜浓洲渚冷,渐渐采菱船少。

(0)

甘州.次韵题小蓬莱山馆词草后

新声吹入破讶天花,朵朵向空飞。

怎愁浓似酒,才清似雪,语总依依。

想见山桥水驿,到处遍留题。

只有怀人梦,不隔东西。

谁写莲台小影,更招呼明月,照彻沉迷。

只吟情未了,中夜依林扉。

管听取、旗亭传唱,绝胜它、丝绣上弓衣。

商供养、碧落茶嫩,红豆花低。

(0)

乳燕飞

十载伤心者。向常时、忆犹未忍,哪堪重话。

漫说平生无长物,剩有绨缃万架。

怅烟锁、当年亭榭。

一点心兼师与父,课孤儿、月白风清夜。

书未尽,泪如泻。而今墓木将成把。

几时得、青箱愿遂,笑含泉下。

偶尔音容频入梦,似在五三精舍。

奈落叶、萧萧惊洒。

纵使诸孤能树立,恐慈幛、也易春晖谢。

支病骨,肩难卸。

(0)

玉漏迟.咏灯

绿阴凉月暗。风帘欲下,纱笼初捲。

病起支离,瘦影怕教重见。

红豆珠光一点,系多少、春愁秋怨。思无限。

香残漏尽,酒阑歌散。

曾记旧日兰闺,正刻烛分题,尚嫌宵短。

争似而今,只解照人肠断。

况对疏窗冷雨,更独倚、熏篝挑倦。乡梦远。

心绪落花零乱。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