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不忍过连昌,杰阁依然耸佛香。
委命园林拼国帑,甘心骨肉听权珰。
鬼兵动后无完局,藩镇基成始下场。
回望瀛台朱阙里,红桥断处水风凉。
行人不忍过连昌,杰阁依然耸佛香。
委命园林拼国帑,甘心骨肉听权珰。
鬼兵动后无完局,藩镇基成始下场。
回望瀛台朱阙里,红桥断处水风凉。
这首诗《车中望颐和园有感》由清代诗人林纾所作,通过描绘行经连昌时的景象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国家命运的深沉感慨。
首句“行人不忍过连昌,杰阁依然耸佛香”,以“行人”之视角,点明了地点为连昌,此处或指连昌宫遗址,虽历经沧桑,但高阁依旧矗立,佛香袅袅,展现了一种历史的静谧与庄严。接着,“委命园林拼国帑,甘心骨肉听权珰”两句,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国家权力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冲突,表达了对统治者贪欲与民众牺牲的批判。
“鬼兵动后无完局,藩镇基成始下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暗示了战争与权力斗争带来的破坏与混乱,以及最终的结局。最后,“回望瀛台朱阙里,红桥断处水风凉”以景结情,通过回顾皇宫与红桥,营造出一种既往不咎、世事如梦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几许牢愁,痛饮狂歌,霜华暗侵。
叹峥嵘岁序,谁为起舞,凄凉花月,我自哀吟。
蛩駏情深,鸡虫齿冷,对汝青衫泪不禁。
真堪消,问文章何事,已误而今。
眼前空觅知音,笑囊橐、都无卖赋金。
想关河历历,南船北马,恩仇琐琐,西缶东琴。
把钓双溪,携筇五岳,十载无人识此心。
春江畔,唤扁舟又去,何处题襟。
薄衾孤拥,听车铃响急,冷光催动。
刚趁着、残月余辉,任露冷烟迷,马嘶尘弄。
茅店鸡声,可也入、独眠人梦?
过燕南赵北,倦倚轻鞍,漂泊谁共?
回首挑源深洞,算几时、忘了柳娇花宠。
记得惜别心情,待抛却金鞭,珠泪偷涌。
落魄风标,惭愧是、秦楼箫凤。
苦冲寒,又随征队,晓风暗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