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拄杖二首·其二》
《题拄杖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古风

我凭汝力,汝得我立。汝我兮同心,不可转兮匪石。

绝夷险以进止兮,遵先贤之遗轶。

行终古而勿替兮,挈斯人以跻乎峻极。

(0)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支柱”或“依靠”的深刻思考与赞美。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支柱”比喻为支持与引导的力量,强调了在人生旅途中,这种力量的重要性。通过“汝凭我力,我得汝立”,诗人描绘了一种相互依存、共同成长的关系,寓意着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可靠的支撑。

接着,“汝我兮同心,不可转兮匪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关系的稳固和坚定,如同磐石一般不可动摇,象征着双方之间的深厚情感和承诺。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忠诚与恒定品质的颂扬。

“绝夷险以进止兮,遵先贤之遗轶”则展示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态度,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同时遵循前辈的智慧和经验,这是一种积极进取、学习前人智慧的生活态度。

最后,“行终古而勿替兮,挈斯人以跻乎峻极”表达了对持续进步和最终达到崇高目标的向往。这里的“峻极”可以理解为人生的高峰或理想境界,诗人鼓励人们不断努力,持之以恒,最终实现自我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支柱”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相互支持、坚韧不拔、学习借鉴和持续进步等价值观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玉阶怨

班姬辞辇后,纨扇雪霜侵。

妾貌那堪惜,君恩良自深。

广庭萋绿草,华殿起秋阴。

犹胜长门者,空输买赋金。

(0)

赠戴东原

新闻高论诎田巴,槐市秋来步落花。

群士盛衰占硕果,六经明晦望萌芽。

汉儒止数扬雄氏,鲁使犹迷颜阖家。

未必蒲轮徵晚至,即今名已动京华。

(0)

德州浮桥

运河绕齐鲁,势若张大弓。

隈中抱泰岳,两箫垂向东。

德州倚河壖,南北适要冲。

帆樯绕其外,车马出其中。

浮桥与流水,午贯相横纵。

嗟我游中原,来往如飞鸿。

弱冠一川水,屡照将成翁。

大泽涌飘云,沧海起飞龙。

鼓荡漳汶气,日观交鸿濛。

落叶下河堤,飞雨来淙淙。

观河吾眼在,凭槛望秋风。

(0)

磁涧

际晓发落阳,亭午出磁涧。

水流砂石间,青山夹两岸。

突兀摩云霓,一径自中断。

诘曲随山行,十步不相见。

入谷天忽小,上坂山复乱。

迤逦循水涯,倏忽登天半。

山合疑无路,将近势复变。

忽闻重霄中,人声若相唤。

仰见穴处民,午烟起炊爨。

群羊如蚤虱,蠕蠕略可辨。

极目惬幽情,登临遂忘倦。

更欲凌绝顶,乘风扪河汉。

(0)

雨中有述

露下凉生大火流,三旬水宿感淹留。

河声送雨过沙市,山翠横烟入柁楼。

楚客怀归终恋阙,美人经别易伤秋。

红尘自有栖闲地,谁遣行藏愧白鸥。

(0)

宿南堤河即事

白沙碧波抱幽渚,天与征人养疴处。

绿坡障以老枫树,万马中宵自西去。

无烛无月微有星,秋深露浓隔帐零。

溪禽不知有客宿,时傍巾屦行伶俜。

坐久渐复见诸景,对岸云林致幽迥。

苇华无风忽动摇,知是卖盐夜归艇。

炎飙瘴雨十里淹,一夕清境清而恬。

且支水枕百忧外,万一梦到江之南。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