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对芙渠碧沼清,萧萧五柳似渊明。
远听林壑风鸣籁,戏看儿童草鼓筝。
门对芙渠碧沼清,萧萧五柳似渊明。
远听林壑风鸣籁,戏看儿童草鼓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门对芙渠碧沼清”,以“芙渠”(荷花)与“碧沼”(清澈的池塘)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自然美景,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雅致。接着,“萧萧五柳似渊明”一句,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的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满足与自得。
“远听林壑风鸣籁”描绘了远处山林间风吹过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戏看儿童草鼓筝”则通过孩子们在草地上弹奏筝琴的场景,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轻松愉快与童真乐趣,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与温馨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青霞馀绚皆成章,虎变龙匿超故常。
异时欣然读奇崛,触眼惨淡令人伤。
矢心为词血为笔,沈恨欲诉天茫茫。
波澜收卷见至性,星斗隐翳回幽光。
题将片石寄冥漠,意与万古生凄凉。
山灵护持夜半泣,悲风著木春无芳。
伯庸罔极白日短,龙舒归梦青山长。
万钟不解羊枣痛,一死傥补南陔亡。
载之实录非虚誉,斯文知心地下郎。
檀弓孝经不浪许,椽笔足徵老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