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子矶边战鼓催,将军死后事全灰。
两京失守皆天数,四镇何人是将才。
故垒已残沙岸塌,寒更初起角声哀。
无端卷地西风吼,疑有精灵入夜来。
板子矶边战鼓催,将军死后事全灰。
两京失守皆天数,四镇何人是将才。
故垒已残沙岸塌,寒更初起角声哀。
无端卷地西风吼,疑有精灵入夜来。
这首诗《板子矶》由清代诗人汪履成所作,通过对历史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与英雄的深刻思考。
首句“板子矶边战鼓催”,以“战鼓催”三个字,生动描绘了战场上紧张激烈的氛围,仿佛能听到战鼓的轰鸣,感受到士兵们的热血沸腾。接着,“将军死后事全灰”一句,转折陡峭,暗示着英雄的陨落使得战场上的辉煌瞬间化为乌有,充满了悲壮与无奈。
“两京失守皆天数,四镇何人是将才。”这两句诗,既是对历史事件的感慨,也是对英雄缺失的反思。认为两京的失守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而是命运使然;同时,也提出了疑问,四镇之中,又有谁能够成为真正的将才,领导军队抵御外敌呢?这种对英雄缺失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故垒已残沙岸塌,寒更初起角声哀。”这两句描绘了战场遗址的荒凉景象,昔日的雄伟堡垒已经残破不堪,沙岸也因时间流逝而塌陷。夜晚的更声响起,伴随着凄凉的号角声,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最后,“无端卷地西风吼,疑有精灵入夜来。”这两句诗以自然界的风声和夜晚的神秘感,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凄凉与神秘。西风的呼啸似乎预示着某种不祥之兆,而夜晚的精灵则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让人联想到英雄的灵魂或许并未消逝,仍在守护这片土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英雄以及自然的多重感悟,既有对战争残酷的反思,也有对英雄精神的颂扬,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历史厚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