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逢元旦觉春还,桎梏年年在此间。
白日应须点残雪,浮云但此绕燕山。
颠危喜见淳风转,变态才知世路艰。
西望垄埏遥跪拜,三千里路是秦关。
岁逢元旦觉春还,桎梏年年在此间。
白日应须点残雪,浮云但此绕燕山。
颠危喜见淳风转,变态才知世路艰。
西望垄埏遥跪拜,三千里路是秦关。
这首《元旦》诗,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描绘了新年的景象与诗人对时局的感慨。
首联“岁逢元旦觉春还,桎梏年年在此间”,开篇即以新年之到来,象征着春回大地,而“桎梏”二字则暗喻着社会的束缚与不自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
颔联“白日应须点残雪,浮云但此绕燕山”,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白日需驱散残雪,寓意着需要清除旧有的阻碍与不公;浮云环绕燕山,则象征着政治风云变幻莫测。
颈联“颠危喜见淳风转,变态才知世路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气转变的欣喜,同时也认识到世道艰难,充满了变数与挑战。
尾联“西望垄埏遥跪拜,三千里路是秦关”,以远眺秦关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对理想之地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路途的遥远与艰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新年这一特定时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雁荡名山,蓉村胜境,天教装点东瓯。
有东西天柱,大小龙湫。
下临沧海如无地,疑大水、昼夜常浮。
笔峰长卓,石旂犹展,万古千秋。何日拂袖南游。
任穷探极览,未肯回头。直除非跨鹤,东访瀛洲。
海波清浅扬尘起,等閒见、石屋添筹。
此时方始,归来尽拚,敝了貂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