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微,江雨欲来还去。倚阑干、鬓霜千缕。
白水青芜,是征鸿归处。
望尽天涯,夕阳犹在深深树。
艾叶榴花,又上阿谁门户。悄空梁、燕雏自语。
王谢亭台,杳不知何许。
独立苍茫,乱鸦啼、满城钟鼓。
云淡风微,江雨欲来还去。倚阑干、鬓霜千缕。
白水青芜,是征鸿归处。
望尽天涯,夕阳犹在深深树。
艾叶榴花,又上阿谁门户。悄空梁、燕雏自语。
王谢亭台,杳不知何许。
独立苍茫,乱鸦啼、满城钟鼓。
这首元末明初刘基的《金钱子·五月五日作》描绘了一幅江南端午时节的画面。开篇"云淡风微,江雨欲来还去",以轻淡的云雾和微风,以及若隐若现的江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倚阑干、鬓霜千缕",诗人倚靠栏杆,感叹岁月流逝,两鬓斑白如霜。
"白水青芜,是征鸿归处",江面泛着白光,青草丛生,象征着大雁归巢,引发对远方的思念。"望尽天涯,夕阳犹在深深树",远眺天边,夕阳余晖映照在密林深处,增添了孤独与寂寥之感。
接下来的"艾叶榴花,又上阿谁门户",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装饰,暗示节日的热闹与家庭的温馨,然而"悄空梁、燕雏自语",燕子在空荡的屋梁上呢喃,又显出一种人去楼空的落寞。"王谢亭台,杳不知何许",借典故表达对往昔繁华的追忆,那些贵族的亭台已无迹可寻。
最后,"独立苍茫,乱鸦啼、满城钟鼓",诗人独自面对广阔的天地,耳边回荡着乌鸦的叫声和城中的钟鼓声,更显孤独与沧桑。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氛围与个人心境的交融,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