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夕甘言宴,月照露方涂。
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
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
何必应刘辈,还来游邺都。
此夕甘言宴,月照露方涂。
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
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
何必应刘辈,还来游邺都。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光下的秋夜宴饮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深沉的情感。首先,“此夕甘言宴,月照露方涂”,开篇即以“甘言宴”点明宴会的欢愉氛围,而“月照露方涂”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浪漫的夜晚氛围,月光洒在露水之上,增添了几分诗意。
接着,“使星疑向蜀,剑气不关吴”,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宴会中的宾客比作使者和剑,暗示着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在此相聚,如同使者传递友谊,剑气则象征着他们的才华与志向,虽各有所属,但在此刻汇聚一堂,共同分享欢乐。
“良交契金水,上客慰萱苏”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主题,这里的“良交”指的是真挚的友谊,“金水”象征着深厚的友情,而“上客慰萱苏”则是说这些尊贵的客人能够抚慰心灵的疲惫,带来精神上的慰藉,体现了宴会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心灵的交流与共鸣。
最后,“何必应刘辈,还来游邺都”,这句话表达了对宴会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里提到的“应刘辈”可能是指古代文人雅士,他们曾游历邺都,留下了许多佳话。诗人通过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当前宴会的珍惜,也寄托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珍惜。
刘伶嗜酒颂酒德,此中真意犹未识。
荷锸青山随处埋,如何不葬陶家侧。
吾曹剧饱自天性,少喜酣呼老犹盛。
糟邱曲垒纵酒兵,潜虬玉柱喧觞政。
古人乐酒开芳宴,无故兴嗟几相见。
欢娱痛醉极淋漓,感慨悲歌多眷恋。
蜡花摇摇夜迢迢,此时侑坐非管箫。
长吟击节殊错落,短发顾影霜飘萧。
杯行到手莫停手,少壮交游今在否。
墓门乔木半苍烟,昔年跌宕同文酒。
酒酣意气皆千古,春梦无痕渺何许。
眼前有酒不自釂,后世谁浇赵州土。
人子朝暮出,倚闾尚徬徨。
千里与万里,极目何能望。
啮指忽心动,引领祇内伤。
伊余髫龀时,随侍于朐阳。
山城霜月苦,讲舍秋风凉。
母绩儿夜读,共此镫烛光。
儿方治《毛诗》,读至《四牡》章。
掩卷忽有感,清泪含两眶。
阿母顾儿笑,愿儿学范滂。
矧当太平时,驰驱敢或遑。
男儿志四海,安可恋故乡。
长跪谢阿母,教儿以义方。
忽忽四十载,膂力犹幸刚。
吁嗟奉英簜,何如萟稻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