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着云山即有烟,分明传与画中禅。
聪明无过戴安道,曾把金针度范宣。
才着云山即有烟,分明传与画中禅。
聪明无过戴安道,曾把金针度范宣。
这首诗《题画(其三)》由明代诗人倪元璐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家笔下山水的意境与禅意的融合,以及对艺术传承者的赞美。
首句“才着云山即有烟”,生动地描绘了画面中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景象,仿佛云山之间弥漫着轻柔的烟雾,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这里的“烟”不仅指自然界的烟雾,也象征着画中蕴含的禅意与超然之气。
次句“分明传与画中禅”,点明了画作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传递了禅宗思想与境界。禅与画在这里相互交融,使得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后两句“聪明无过戴安道,曾把金针度范宣”,是对古代两位艺术大师戴安道和范宣的赞誉。戴安道以其聪明才智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而“金针度人”则比喻他将自己宝贵的艺术经验和智慧传授给他人,如同佛家的慈悲布施。这里将艺术创作与禅宗智慧相结合,强调了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前辈艺术家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绘,展现了艺术与禅宗思想的深刻融合,以及对艺术传承者的高度赞扬,体现了诗人对艺术与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苍茫刘桥渡,南北凡几过。
清霜十月交,澄湛东流波。
饮马立水边,照我两鬓皤。
行役非所苦,伤怀动悲歌。
三年恒山赵,弹劾兼拊摩。
嗷嗷眼中民,力弊差与科。
不能一勺润,慰彼烦与痾。
顾此衣带水,溉载功实多。
人而反不若,低首愧野河。
素餐吾可逃,奈此苍生何。
初来识君面,此行见君心。
匡时有长策,虑远忧且深。
俗情取近效,雅意入幽沈。
人生贵所依,所依贵知音。
知音得长布,身将比黄金。
我本贫贱士,多思委相寻。
未得办一饭,胡为遽分襟。
征鸿出远塞,西风动疏林。
去去渺万里,何年酒同斟?
含情望无极,白云障孤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