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海叠碧。瀛台正南直。
珠楯玉阑,几见当年,兴亡陈迹。
似说尧囚复舜死,只无语、夜蟾知得。
更休言、帝子鹃魂,春秋麟笔。星历历。天咫尺。
照寂寂。旧宫掖。怕眢井波红,溅胭脂泪。
点点尚悲倾国。
应雪重华二妃涕,犹却苍生鬼神席。
莫轻扇秦灰,问秋风金狄。
三海叠碧。瀛台正南直。
珠楯玉阑,几见当年,兴亡陈迹。
似说尧囚复舜死,只无语、夜蟾知得。
更休言、帝子鹃魂,春秋麟笔。星历历。天咫尺。
照寂寂。旧宫掖。怕眢井波红,溅胭脂泪。
点点尚悲倾国。
应雪重华二妃涕,犹却苍生鬼神席。
莫轻扇秦灰,问秋风金狄。
这首诗描绘了瀛台的景色和历史沉思,以清末近现代诗人周岸登的视角来表达。"三海叠碧"展现了湖水的清澈与广阔,瀛台位于其中,直对南方,显得庄重而神秘。"珠楯玉阑"则描绘出宫殿的奢华,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权势。
诗人通过"尧囚复舜死"的历史典故,寓言般地表达了政权更迭的沧桑,以及无人能真正理解或评说的复杂历史。"夜蟾知得"暗示着即使月夜的蟾蜍也无法言说那些深藏的秘密。接下来,诗人提及"帝子鹃魂"和"春秋麟笔",进一步渲染了历史的哀愁和不朽的传说。
"星历历"和"天咫尺"描绘了天空的清晰与近在咫尺,与寂静的旧宫掖形成对比,引人深思。"眢井波红"和"胭脂泪"则暗指宫中女子的悲剧命运,以及历史的血泪痕迹。"倾国"一词表达了这些故事的影响力,"雪重华二妃涕"则借用了舜帝二妃的典故,强化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诗人警告不要轻易忘记历史教训,"莫轻扇秦灰"暗示着对过往的尊重,"问秋风金狄"则以自然之景结束,留下回味的空间,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沧桑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瀛台的景色,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警醒。
翠屏湖上开,寸心巳生翼。
舣棹江州城,百里空濛色。
吴天揽新霁,税驾事登陟。
一径入东林,数峰看成侧。
精舍香霭间,高僧或可即。
瀑水贯若虹,炉香细如织。
诛茅有夙尚,而况此名域。
无妨遂隐沦,山南与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