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镜》
《古镜》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妾有蟠龙镜,秦王在时见。

绣涩隐菱花,苍苍蚀虫篆。

浮云薄太清,孤月沈秋练。

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古镜》描绘了一面古镜的沧桑与情感寄托。首句“妾有蟠龙镜”,以女子口吻,赋予镜子以生命,暗示其历史悠久。次句“秦王在时见”,点出镜子曾陪伴过秦朝君主,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绣涩隐菱花”描绘镜面的纹饰模糊不清,如同岁月侵蚀后的痕迹,菱花图案显得暗淡。“苍苍蚀虫篆”进一步强调了镜面的磨损,仿佛虫蛀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浮云薄太清”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孤月沈秋练”则借月影沉入秋水,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哀愁的氛围。这两句寓言了主人公对远方君王的思念,以及无法相见的无奈。

最后两句“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与君王重逢的渴望,但又深知此情难寄,难以相见,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古镜这一物象,展现了女子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情感深沉而动人。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颂古二十一首·其二十二

智门真得祖家风,放出云门广长舌。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用尽工夫参不彻。

莫于平地上增堆,休向虚空里钉橛。

(0)

颂古一百则·其二十六

一倒一起,雪庭师子。

慎于犯而怀仁,勇于为而见义。

清光照眼似迷家,明白转身还堕位。

衲僧家,了无寄,同死同生,何此何彼。

暖信破梅兮春到寒枝,凉飙脱叶兮秋澄潦水。

(0)

禅人发心丐席求颂·其二

吉祥长者草茸茸,香软登机棱路通。

卷去若人呈己事,得来与我展家风。

默游两岸雪芦外,瘦坐五湖烟水中。

未许春眠梦蝴蝶,大方引步劫壶空。

(0)

应禅人出丐求颂

应身随处见尘尘,能顺因缘不背真。

树上虎头呈伎俩,毛端师子显精神。

平生自许得游刃,投老难传知斲轮。

香气满城燂钵饭,丛林一洗浩然春。

(0)

别五祖山悦众

东山聚散亦夤缘,华吐芳姿柳锁烟。

肯处根尘非一一,用时手眼恰千千。

塔中祖有相传事,岭外人元不会禅。

后日能来圆此话,未嫌敲枕唤春眠。

(0)

以何学士韵示像侍者

茂养高标松抱苓,岁寒姿傲雪霜丁。

萧骚风度山林韵,偃蹇气钟丘壑形。

霁月霁云胸次淡,秋山秋水眼棱青。

磨砖谁问马师语,妙发枯龟一灼灵。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