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有蟠龙镜,秦王在时见。
绣涩隐菱花,苍苍蚀虫篆。
浮云薄太清,孤月沈秋练。
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
妾有蟠龙镜,秦王在时见。
绣涩隐菱花,苍苍蚀虫篆。
浮云薄太清,孤月沈秋练。
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古镜》描绘了一面古镜的沧桑与情感寄托。首句“妾有蟠龙镜”,以女子口吻,赋予镜子以生命,暗示其历史悠久。次句“秦王在时见”,点出镜子曾陪伴过秦朝君主,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绣涩隐菱花”描绘镜面的纹饰模糊不清,如同岁月侵蚀后的痕迹,菱花图案显得暗淡。“苍苍蚀虫篆”进一步强调了镜面的磨损,仿佛虫蛀的痕迹,象征着时光的无情流逝。
“浮云薄太清”运用自然景象,比喻世事如浮云般变幻莫测,“孤月沈秋练”则借月影沉入秋水,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哀愁的氛围。这两句寓言了主人公对远方君王的思念,以及无法相见的无奈。
最后两句“从此知妾心,何由见君面”直抒胸臆,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与君王重逢的渴望,但又深知此情难寄,难以相见,充满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古镜这一物象,展现了女子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盼,情感深沉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