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和元舆待制后浦宴集三首·其三》
《次韵和元舆待制后浦宴集三首·其三》全文
宋 / 郭祥正   形式: 古风

谁为宓妃寻洛浦,且看芙蓉照秋圃。

烂漫折随罗袖归,芬香忍对西风吐。

官池不属野人游,画鼓喧喧驾鹢舟。

宾从欣陪史君去,筵开正在红云处。

独携椽笔发清唱,老鹤昂藏映鸡鹜。

敢辞倒载委篮舆,绛腊行行夹城路。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宴集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与自然之美的融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水边的芙蕖(荷花)在秋日的园圃中绽放的景象,它们烂漫地开放,随风摇曳,仿佛是宓妃(古代传说中的洛神)的化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水域。

“谁为宓妃寻洛浦”,开篇即以洛神的传说引入,赋予了芙蕖以神秘而高贵的气质。“且看芙蓉照秋圃”,诗人邀请读者一同欣赏这秋日里芙蕖的美丽,它们在秋风中吐露芬芳,如同一位位优雅的舞者,在园圃中翩翩起舞。

“烂漫折随罗袖归,芬香忍对西风吐”,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芙蕖的生机与活力,它们不仅美丽,还散发着令人陶醉的香气,即使是在西风的吹拂下,也毫不退缩,依然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宴集的场景。宴会上,宾主们欢聚一堂,与史君一同前往官池边的宴集地点。这里,红云般的景致与宴席相映成趣,增添了宴会的热烈气氛。

“独携椽笔发清唱,老鹤昂藏映鸡鹜”,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自己比作携带椽笔的歌者,与宴会上的老鹤相对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宴会上的独立思考与高洁情操。

最后,“敢辞倒载委篮舆,绛腊行行夹城路”,诗人以豪迈的态度,表示即使需要乘坐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也不怕路途遥远,甚至愿意在城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体现了他对这次宴集的珍视与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宴集活动的深情参与,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人文情怀的作品。

作者介绍
郭祥正

郭祥正
朝代:宋   字:功父   籍贯:自号谢公山   生辰:1035~1113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猜你喜欢

石村除夕二首·其一

除夕如寒食,人烟禁不炊。

袁安谁问死,方朔自啼饥。

野火焦良玉,寒机弃乱丝。

白头将暗眼,更望太平时。

(0)

题李伯时仕女图·其一

霜落黄梧汉月高,西窗对月剪征袍。

(0)

城南燕集得作字

闭门度芳辰,念此风雨恶。

今日忽复晴,青郊纵行乐。

引杖听莺啼,持杯看花落。

庭绿树阴交,春容已非昨。

微酣爱酒清,放歌悲发白。

茫茫师旅间,扰扰烟尘隔。

夙昔愧栖迟,于今喜离索。

明朝溪上田,买牛自在作。

(0)

六安山中

五十蹉跎六十翁,暂抛笔砚领兵戎。

临边收尽逃亡卒,马上能开一石弓。

(0)

题画二首·其一

高树漏疏雨,滴沥下银塘。

美人卷帘坐,银鸭自添香。

风吹绿荷叶,正见宿鸳鸯。

(0)

长安埧

海宁州西来往频,长安埧上最伤春。

东风桃李非无主,归燕楼台不见人。

天末云帆随望远,雨馀江草唤愁新。

故乡门巷干戈底,越客相逢话是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