笳鼓下层台,旌旗转长屿。
桥响骛归轩,溪明望行炬。
笳鼓下层台,旌旗转长屿。
桥响骛归轩,溪明望行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或军事活动的场景。"笳鼓下层台"写出了军乐声在低矮的平台上回荡,显示出军队的威严与行动。"旌旗转长屿"则展现了旗帜飘扬,队伍穿越长岛的壮观画面,体现了行进中的节奏与气势。
"桥响骛归轩"一句,通过桥上传来的车马声,暗示了战士们归心似箭,急于返回营地的心情。"溪明望行炬"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行军的情景,明亮的火把映照在清澈的溪水上,既增添了神秘感,也展示了夜间行军的艰辛与秩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紧张与壮丽,表达了诗人对军旅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戍边将士的敬意。
天地司化育,品汇咸昭苏。
怀哉父母恩,实与天地俱。
生儿待终养,服劳报勤劬。
儿幼父行役,伤心复何如。
忆昔初别时,痛哭牵衣裾。
关河数千里,风沙各天隅。
尧舜在上位,山河归版图。
云屯齐鲁邦,四境今无虞。
觐省戒行李,艰难涉长途。
是时朔风至,野树寒萧疏。
出门指天日,见父乃旋车。
送者为之戚,闻者为之吁。
纯孝敦古道,性善由厥初。
兹行毕素愿,勖哉慎其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