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寒皋,极天无际,暗红解记春程。
正烟鬟过雨,似故国山青。
念前度诗痕尚在,涴尘沙碧,谁与屯兵。
更无人、废院归鸦,来近层城。
访碑砌下,数兴衰如梦堪惊。
怎塔势孤擎,檐铃不语,都似无情。
树树玉羁曾系,晴来路、马作边声。
渐清明寒食,愁如芳草还生。
千里寒皋,极天无际,暗红解记春程。
正烟鬟过雨,似故国山青。
念前度诗痕尚在,涴尘沙碧,谁与屯兵。
更无人、废院归鸦,来近层城。
访碑砌下,数兴衰如梦堪惊。
怎塔势孤擎,檐铃不语,都似无情。
树树玉羁曾系,晴来路、马作边声。
渐清明寒食,愁如芳草还生。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凄清而富有历史沧桑感的画面。"千里寒皋,极天无际",展现了广阔的荒凉之地,寒意透骨,暗示了扬州的衰败景象。"暗红解记春程"中的"暗红"可能指的是残存的春色,但又带着沉郁的色调,反映出诗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
"烟鬟过雨,似故国山青",以女子发髻比喻雨后的山色,形象地表达了对扬州昔日美景的怀念。"念前度诗痕尚在",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文人墨客留下的痕迹的感慨,然而"涴尘沙碧,谁与屯兵",则揭示了人事变迁,曾经的繁华已成过往,如今只剩下荒芜。
"更无人、废院归鸦,来近层城",鸦鸟归巢,更显孤独,进一步渲染了扬州的寂寥。"访碑砌下,数兴衰如梦堪惊",诗人行走在遗迹间,感叹历史的兴衰如同梦境般令人震惊。
"怎塔势孤擎,檐铃不语,都似无情",塔的孤独和檐铃的沉默,象征着扬州的落寞,仿佛连自然之物也失去了情感。"树树玉羁曾系,晴来路、马作边声",回忆起过去的马蹄声,如今却只剩寂静,令人伤感。
最后,"渐清明寒食,愁如芳草还生",清明时节,春草复生,诗人的情感如同这新生的草木,愈发浓重,表达了对扬州衰败的深深忧虑和无尽愁绪。整体上,这首词以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了清末扬州的衰败与诗人内心的哀愁。
浮云垂天力难缚,明月落水手难攫。
白也大醉狂而痴,欲捉银蟾失双脚。
游魂诩诩不复还,水底有天长醉眠。
不然紫皇念旧史,仙骨不肯留人间。
江上飞楼横素烟,月光犹照金樽前。
有身不向醉中死,白首金貂应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