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陂春水绿漪漪,二月西山雪后时。
旧宅重寻孝子传,新年又赴故人期。
鹤鸣竹日当窗澹,僧定茶烟出阁迟。
我欲同修清净业,泉头来记四贤祠。
华陂春水绿漪漪,二月西山雪后时。
旧宅重寻孝子传,新年又赴故人期。
鹤鸣竹日当窗澹,僧定茶烟出阁迟。
我欲同修清净业,泉头来记四贤祠。
这首明代诗人马治的《与华景彰游惠山》描绘了春天华陂的美景和作者的游历活动。首句“华陂春水绿漪漪”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水荡漾、碧波荡漾的景象,展现了生机盎然的季节特色。次句“二月西山雪后时”则点明了时令为早春,西山雪后,清新宜人。
诗中提到“旧宅重寻孝子传”,暗示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孝道的传承,体现了儒家伦理的重视。接着,“新年又赴故人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新年之际,诗人与友人相约,共享佳节。
“鹤鸣竹日当窗澹”描绘了静谧的环境,鹤鸣声穿过竹林,阳光透过窗户,显得恬淡宁静。而“僧定茶烟出阁迟”则描绘了僧侣品茗的闲适画面,茶烟缭绕,僧人沉静,增添了禅意。
尾联“我欲同修清净业,泉头来记四贤祠”表达了诗人想要追求清净无染的生活态度,并表示要到四贤祠凭吊先贤,寄托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修养和对生活的热爱。
听枯桐断语,识君恨,十年迟。
正溅泪花繁,迷归燕老,春去多时。相携。
梦华故地,怪单衣、无路避尘缁。
锦瑟看承暂醉,白头吟望低垂。差差。
津馆柳成丝,离绪费禁持。
问何计消磨,夕阳宦味,逝水心期。鸱夷。
旧狂漫理,已沈阴、江表杜鹃啼。
莫上吴台北望,斜烟乱水凄迷。